運輸虧錢…北捷副業撐本業 地下街大改造吸引千萬商機
臺北捷運西門站地下街,原先爲街舞空間,北捷表示,將轉型成IP主題商場,預計今年12月下旬開幕。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捷運近年因電費、人事費等上漲,造成本業虧損,爲此利用捷運站體的閒置空間招商,北捷表示,今年底前共增加9站、計11站點約229坪招商,預估收益能達每年1780萬元,同時,西門町地下街也轉型爲IP主題商場,12月下旬開幕,預估挹注每年收入約720萬元。
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表示,北捷運輸本業截至今年9月,虧損13.42億元,相較去年的12.39億元,較同期虧損增加1.03億元。爲此,增加多元化的收入,持續在交會站、商業區等價值較高的車站內,利用空間調整作爲商業使用。
黃清信說,截至今年9月底完成5站、7處的空間,包含信義安和及臺北車站等,年底前預計完成4站,包含臺北小巨蛋及市政府站等,屆時預估挹注一年1708萬元收入。
黃清信說,另外,西門地下街則是會轉型IP主題商場,全長182公尺,店舖約18間,可以續約2年,預計在12月下旬開幕營運,預計能挹注約每年720萬元。
北市議員汪志冰分享,北捷板橋車站下方的桌球租借場地很受到球友們歡迎,利用空間創造效益,「但也很訝異,以往捷運本業賺很多錢,現在虧了10幾億元,一大部分原因是用電,還是無法解決。」
議員遊淑慧也說,載客人數成長,難道是載越多虧越多?
黃清信說,板橋車站的空間是車長在巡查時,發現人潮少、招商也困難,因此考量運動之都纔會成立,一年收益場租爲250萬元,坐捷運來參加活動的人也有百萬元的收入,人潮來了之後店家也願意進駐,帶動一千萬元的收益。
黃清信坦言,電價從民國110年開始調漲總計14億元,加上人事費等調整,讓運輸本業虧損,目前開源節流節省電力約1億元,因此商業模式便是透過副業挹注本業方式,穩定收益。
捷運市政府站的店家近期也做整修調整。記者邱書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