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能投2024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近40%,新能源發售電量同比大幅增長
近日,雲南能投(002053.SZ)發佈2024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4.53億元,同比增長18.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71億元,同比增加39.21%;基本每股收益0.7291元,同比增長39.19%。
2024年,雲南能投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綠色能源核心主業,公司資產、收入、利潤、經營淨現流等主要指標實現全面增長。對於業績變化,雲南能投表示,主要是由於新能源裝機規模擴大,全年發電量、售電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新能源發電量、售電量同比大幅增長
隨着“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我國新能源產業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國家能源局發佈的2024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8.9億千瓦,同比增長45.2%;風電裝機容量約5.2億千瓦,同比增長18.0%。
雲南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風電與水電有着良好的協同互補優勢。作爲省屬國企投資開發、建設運營風力發電的主力軍,同時也是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投集團”)光伏發電資產證券化的承接平臺,雲南能投長期秉持新能源發展核心戰略,持續推進新能源產業鏈佈局。
隨着金鐘風電場、葫蘆地光伏電站等增量新能源項目的陸續併網,截至2024年底,雲南能投已投產發電的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194.64萬千瓦,較上年增長36.54萬千瓦,五年累計投產風電項目裝機規模全省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新能源發電量、售電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從而推動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目前,雲南能投擁有馬龍、大姚、會澤、瀘西、紅河、彌勒、通泉北七家風電公司,風電公司所屬在運項目風機可利用率、風機故障率等各項指標在雲南省內風電項目對標中表現良好,利潤指標優秀,主要得益於公司始終將提高技術水平作爲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未來雲南省“綠電+先進製造業”發展模式下,“枯平水期”電力供需有望持續偏緊,雲南能投風電未來消納及電價均有保障,稀缺資源屬性凸顯下公司風電資產價值有待重估。作爲雲南能投集團唯一控股發電上市平臺,預計公司具備集團清潔能源資產注入潛力。
此外,雲南能投的天然氣售氣量在2024年也實現大幅增長,但由於支線管網的陸續轉固,人工、折舊和利息等固定成本不斷增加,增量收入尚未能覆蓋增量成本,導致虧損略有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爲進一步聚焦新能源核心主業發展,優化公司的財務指標和資源配置,雲南能投正在籌劃與雲南能投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以所持有的雲南省天然氣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對雲南省頁岩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天然氣公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據瞭解,目前增資事項正有序推進中。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近年來,雲南能投積極搶抓新能源發展窗口機遇期,加快項目建設。據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24年三季度,公司老尖山風電場擴建項目、通泉風電場擴建項目、永寧風電場項目擴建項目(包括彌勒片區、瀘西片區)相繼獲批,規劃總裝機容量達67萬千瓦;此外獲得會澤縣8.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開發權。
近日,雲南能投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四個風電擴建項目施工總工期均爲12個月。公司將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相關工作,全力推進項目早日完建投運。67萬千瓦風電擴建項目預計2025年10月起陸續投產。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分析指出,雲南能投獲取增量新能源項目能力穩定,裝機規模增長持續性較強,有望推動業績穩步增長。此外,公司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預計2025年內開工,落地後有望爲其提供新的業績增量,進一步強化業績增長穩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雲南能投正以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持續擴張爲基礎,以新能源電站遠程集控中心建設項目爲抓手,以昆明安寧350MW壓縮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建設爲起點,以新能源制氫及鈉離子電池等產業鏈的研究探索爲昇華,由“傳統的新能源發電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的現代新能源綜合運營商”轉變,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雲南能投表示,將積極搶抓新能源發展窗口機遇期,“運營一批、開發一批、改造一批、爭取一批”,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綠色能源核心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