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麗江市五大舉措建好車間

雲南日報記者 和茜 何嶸 通訊員 王麗鴻

麗江市立足實際,以“家門口務工車間”爲重要抓手,創新實施資源盤活、長效護航、技能升級、政策賦能、產業融合五大舉措,有效破解就業難與用工荒並存的結構性矛盾,走出了一條穩就業、促增收、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截至目前,麗江市縣內轉移就業人數達26.97萬人,務工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的佔比提升至43%。

依託易地搬遷安置點及特色產業優勢,麗江市將空置商鋪、村集體廠房等閒置資源轉化爲發展動能,通過引入勞動密集型企業、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構建“廠房變車間、村民變工人”就業新模式。今年以來,全市就業幫扶車間已吸納3600餘人就業,助力607名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麗江構建線上監測、線下摸排雙通道,通過社保系統比對、用工企業調度、基層網格走訪三維聯動,實時掌握務工人員流動情況。針對返鄉脫貧勞動力,建立“一人一策”幫扶檔案,開展“敲門行動”,量身定製轉崗培訓、崗位推薦等幫扶方案,對暫未穩定就業人員,通過季節性用工車間或鄉村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今年春節以來,通過精準就業幫扶,全市共有1469名外出務工返鄉迴流人員實現再就業。

緊扣“家門口務工車間”用工需求,麗江創新“鄉鎮點單、部門派單、專家上門”精準培訓模式,今年以來開展各類培訓1.48萬人次,其中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100餘人次。古城區和玉龍縣圍繞旅遊發展需求,對民宿、酒店從業人員開展培訓551人次;永勝縣圍繞“農家樂”產業鏈及農業生產開展多類型培訓265人次;華坪縣組織種植技術、電商營銷等培訓694人次,培養農產品網絡銷售實用人才60人;寧蒗縣開展小兒推拿等多領域培訓1765人次。

麗江精準落實就業政策,近3年爭取就業補助資金4.6億元,兌現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獎補470餘萬元。同時,銜接車間就業與創業扶持政策,構建“穩崗+創業”生態鏈,發放“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15.6億元,扶持返鄉創業1254人,帶動就業1.55萬人;兌現一次性創業補貼419萬元;舉辦“創翼麗江”大賽孵化項目249個,發放獎金172.5萬元。

麗江市還積極推動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以旅遊產業爲引領,帶動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構建“2個就業‘幸福裡’社區、2個零工市場、5個零工驛站、73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四級聯動服務體系,搭建從產業需求到用工供給精準對接平臺。玉龍縣大具鄉依託藍莓等種植產業,成立就業“幸福裡”勞務平臺,累計帶動3700餘人就業;魯甸鄉聚焦中藥材產業,培育龍頭企業與種植大戶,山芸藥業帶動1600餘戶種植大戶,年產值近億元;華坪縣金芒果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芒果種植、加工環節解決1.2萬人次臨時就業;永勝縣結合食用菌和特色水果種植,日均吸納300餘人就業。

來源:雲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