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創新開展健康科普闢謠系列活動

近年來,爲更好地守護羣衆健康,加強在健康科普闢謠領域的實踐探索,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以“破除健康謠言,守護羣衆安康”爲主題開展了健康科普闢謠系列活動,用羣衆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形式傳播健康科普知識。

針對大衆日常面對疾病“關心則亂”“隨大流”的恐懼、從衆心理,以及僥倖輕信暗藏危及生命安全風險的“神醫”“土辦法”“祖傳秘方”等問題,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正視闢謠工作之“難”,直面謠言傳播速度極快、容易先入爲主、花樣不斷變換翻新、信任鴻溝阻礙闢謠等困難,創新破局,摒棄以往“我說你聽”的單向傳播模式,轉變爲“一起看、一起聊”的互動方式,探索科普闢謠之“策”。

針對雲南野生菌中毒高發問題,該中心製作系列科普短視頻,通過動畫與實拍相結合,有力破除“顏色辨毒”“生蟲無毒”“大蒜試毒”等謬誤。邀請本土演員出演情景劇《偏方不能信》,生動展現錯誤做法導致的嚴重後果,並詳細教授“衝、脫、泡、蓋、送”的正確五步法。製作《如何甄別虛假信息》視頻,教給羣衆識別權威來源、警惕絕對化表述和恐慌性標題的方法。在各大網絡平臺及雲南各級電視臺播放以上視頻,構建起線上線下立體傳播網絡,實現不同羣體的有效覆蓋。

充分利用覆蓋全省的應急廣播平臺,製作健康音頻《彩雲健康廣播》。在野生菌上市季節,農村地區的“大喇叭”每天早中晚高頻次播放警示內容,反覆強調“不採、不買、不賣、不認識不熟悉不吃”,並提醒羣衆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催吐送醫。看似“土”的辦法在信息相對閉塞的農村地區取得了顯著效果。

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設計圖文並茂、重點突出的海報和摺頁,將常見毒蘑菇的圖片、特徵以及中毒症狀清晰呈現。在菜市場、村委會、衛生院等人流密集場所張貼宣傳資料,併發放到每家每戶,讓羣衆隨時都能對照查看,成爲大家“家門口”的科普手冊。

通過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官方微信賬號,不僅及時闢謠,更注重傳授辨別謠言的方法。經過持續努力,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科普短視頻、情景劇的觀看量和轉發量大幅提升,健康闢謠工作得到羣衆充分認可。

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主任商開世表示:“新媒體時代信息飛速傳播的同時,也爲謠言滋生提供了土壤。我們將秉持‘主動預防、持續供給、豐富有趣、入腦入心’的原則,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強化科學普及,爲守護雲南各族羣衆的健康貢獻更多宣教力量。”(白雨澄)

來源: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