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元宵「射火馬」科儀重現 3公尺高紙紮馬爲地方消災祈福

雲林縣水林鄉順天宮媽祖廟保留「射火馬」科儀,將於12日元宵節連續3天夜巡,廟方11日展示3只3公尺高的紙紮火馬,藉由「射火馬」爲地方消災祈福。(張朝欣攝)

雲林縣水林鄉順天宮媽祖廟「蕃薯寮媽元宵夜巡」文化祭,保留「射火馬」科儀,將於12日元宵節連續3天夜巡,廟方11日展示3只3公尺高的紙紮火馬,相傳「射火馬」可以送走瘟疫,聚落400餘戶居民也因媽祖庇佑,培育出上百名司法與醫界人員,被譽爲「法官村」、「醫師村」。

水林鄉蕃薯寮順天宮建廟300餘年,其「元宵夜巡」保留獨特的傳統科儀,包括「射火馬」、「面桶炮」、「祈大龜」,極具特色,已於2022年登錄爲「雲林縣民俗」。今年廟方除展示3只火馬,也規畫火馬製作傳承,與學校合作,由學生動手製作小火馬,讓這項獨特的民俗向下紮根。

順天宮主委洪明發表示,據傳清朝嘉慶年間地方瘟疫肆虐,衆人爲消除瘟疫,向神明請示後舉辦「射火馬」科儀,火馬是用竹子與紙製作的紙紮馬,在馬腹與周邊放置沖天炮,元宵節媽祖出巡前,先將火馬迎請入廟,供信徒參拜祈福,最後點燃火馬內的沖天炮,藉此消災解厄。

雲林縣水林鄉順天宮媽祖廟保留「射火馬」科儀,將於12日元宵節連續3天夜巡,廟方11日表示將教導學生自制小火馬,永續傳承「射火馬」文化。(張朝欣攝)

洪明發說,古時交通工具以馬匹爲主,因此 以紙紮馬匹來傳達神明的庇佑。「射火馬」科儀曾失傳50年,直至2015年才恢復,3只紙紮火馬由紙糊工藝師耗時3個多月製作,爲避免火馬製作工藝失傳,廟方決定請工藝師規畫課程,教導學生自制小火馬,永續傳承「射火馬」文化。

順天宮顧問紀明欣指出,蕃薯寮媽不僅爲蕃薯村、山腳村信衆消災解厄,更保佑學子考試順利,2村400餘戶住家,培育出上百名司法與醫界人才,被譽爲「法官村」、「醫師村」,文風鼎盛,許多想要考法官、律師、檢察官、醫師的學子,都會前來參拜。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