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醫療神突破!百萬「到府X光機」上陣 在家就能照

雲林縣在宅急症照護導入攜帶式X光機,縣長張麗善6日表示原須於醫院完成的影像檢查,如今也能在家進行。(臺灣在宅醫療學會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在宅急症照護導入造價百萬的攜帶式X光機,是縣內首例獲核能安全委員會覈准、用於病患住家或機構的便攜診斷設備,其重量僅3.2公斤,搭配移動式支架,可設置於各種環境,提升急症辨識速度。縣長張麗善6日表示這項原須於醫院完成的影像檢查,如今也能在家進行,可說是一大創舉。

雲林縣95歲曾姓老翁,日前出現呼吸急促、發燒等症狀,但老翁長期排斥就醫、拒絕住院,家屬只好向居家醫師求助,經醫師到府初診,懷疑是肺炎所致的急症,隨即啓動攜帶式X光機拍攝,發現肺部已白化且出現積水,立刻展開在宅急症照護療程。

臺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黃子華醫師表示,攜帶式X光機的特點包括輻射劑量低,可立即遠端傳送四肢與肺部疾病的X光影像,利於居家醫師進一步判讀,提升在宅醫療診斷效率與精準度。居家X光檢查除能節省病患及家屬奔波醫院、排隊等候的時間,也降低個案感染風險。

雲林縣政府去年起與臺灣在宅醫療學會合作,創全國之先推出「在宅急症照護雲林加值方案」,縣長張麗善說,今年擴編800萬元推動醫事人員在宅急症培力、可攜設備與遠距支援等,攜帶式X光機即爲具體成果之一,見證雲林縣醫療模式從固定場域邁向彈性到宅的新階段。

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指出,此模式不僅呼應衛生福利部推動「強化社區醫療整合照護體系」及「長照2.0」政策精神,也展現地方政府在高齡化挑戰下的創新迴應。

臺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陳英詔醫師提到,未來若能結合健保署在宅醫療支付制度改革,推動全國擴點與區域協調機制,雲林可望發展成爲臺灣在宅急症照護的政策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