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文化藝術獎 7人同獲貢獻獎

第21屆雲林文化藝術獎22日揭曉貢獻獎得主,7位大師共同獲得,其中包括50多年前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的幕後編劇黃逢時(左三)。(周麗蘭攝)

第21屆雲林文化藝術獎共評選出92位得獎人,貢獻獎得獎者22日揭曉,由新興閣掌中劇團長鍾任樑、「史豔文」角色塑造者黃逢時、北港樂團團長陳哲正、旭陽民俗車鼓劇團長吳現山、臺灣文學創作者「阿蠻」、雲林白鶴獅陣保存者黃厚銘、傳統木作工藝師劉鴻林等7人共同獲得。

鍾任樑是布袋戲大師鍾任壁之子,擔任家族的新興閣掌中劇團長,兼具主演、導演、劇本創作等多重身分,擅長操偶、口白、唱唸及武場操作。

黃逢時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胞弟,亦是50多年前經典布袋戲角色「史豔文」的幕後編劇,他塑造的「雲州大儒俠」形象至今仍在戲迷心中屹立不搖,目前也是雲縣府首席顧問。

劉鴻林是文化部認證的大木作、小木作傳統修復匠師,精通日式與漢式大木技藝。吳現山爲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團長,致力傳承月琴說唱技藝及全臺演出車鼓陣。黃厚銘是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團長,充分掌握與體現白鶴獅製作與修復技術。

音樂家陳哲正自維也納返鄉,發揚其父陳家湖推動音樂的志業,現任北港樂團團長與北港愛樂協會理事長。

本土文學創作者「阿蠻」本名曾美滿,作品曾獲雲林文化藝術獎新詩、小說首獎及報導文學獎,詩集《你佇風中行來》獲賴清德總統納入國際書展的推薦書單。

鍾任樑表示,曾經碰到很多困難,感謝縣府舉辦頒發此獎,接下來要協助對布袋戲有興趣的人繼續發揚光大;藝術沒有國界,也沒有什麼是想像不到的。

劉鴻林謙稱,1989年政府開始正視古蹟修復,他從那時修理到現在,很感謝政府給師父們有工作做,得到這個獎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