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瓦磘莊集會所 提升公共使用性
雲林縣歷史建築「元長鄉瓦磘莊集會所」,縣府特別舉辦工地展聽取民衆建議。(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歷史建築「元長鄉瓦磘莊集會所」因年代久遠,縣府規畫修復再利用,縣府文觀處16日表示,爲符合當地需求,特別舉辦工地展聽取民衆建議,修復後將與社區發展協會、村辦公室結合,作爲集會活動、人文課程的日常使用場域,提升公共使用性,活化歷史建築也保留地方共同記憶。
元長鄉瓦磘莊集會所於日據昭和時期由元長莊鹿寮部落振興會會長陳分成立,近90年曆史,後改稱「瓦磘社區活動中心」,作爲村長辦公室、村民集會活動空間、託兒所、投開票所。由於瓦磘村是全臺著名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吃飯擔」香莊之一,集會所也是祭祀慶典重要場所。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向中央爭取獲文化部補助,覈定工程案總經費1991萬元,補助款1393萬7000元,縣府配合款597萬3000元。目前修復進度達80%,屋面瓦作、大木作、洗石子外牆已完成,正進行木門窗扇、天花板、地坪、水電及新建廁所等作業,預計今年7月中旬竣工。
文觀處長陳璧君說,縣府爲符合地方民衆使用需求,兼顧文化資產保存,舉辦工地展說明工程進度也聽取地方建言。
建築師陳柏宏說明,集會所造型保存昭和時期公共建築慣用牌樓3段式立面手法,外牆以3種天然石洗石子作爲裝飾,除修繕外觀延續原有風貌,更考量建築本體安全,融入結構安全設計,牆身與屋組、山牆面用槽鋼補強,可抵抗地震產生的剪力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