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臺西牡蠣進化! 甜味獨特預計中秋節上市

雲林縣臺西鄉牡蠣農試養單體牡蠣,預計中秋節可達4顆1臺斤,媲美生蠔,牡蠣農3日表示單體牡蠣每顆可賣50至60元,有助增加收入。(丁健家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臺西鄉是全臺牡蠣養殖重鎮,牡蠣農丁健家去年底嘗試養殖單體牡蠣,經過6個多月養殖,已達6顆1臺斤,預計中秋節可達4顆1臺斤,媲美生蠔,最適合燒烤。丁3日表示臺灣牡蠣產業面臨東南亞國家競爭,必須多元發展纔有未來,單體牡蠣每顆可賣50至60元,有極佳的經濟效益。

雲林縣沿海牡蠣養殖面積逾3000公頃,產量超過4000公噸,近年來受越南等境外進口牡蠣衝擊,本土牡蠣銷售受到影響,「雲林縣牡蠣養殖發展協會」理事長丁健家因此發展單體牡蠣養殖,去年底與數名牡蠣農放養6萬多顆單體牡蠣。

雲林縣臺西鄉牡蠣農試養單體牡蠣,預計中秋節可達4顆1臺斤,媲美生蠔,牡蠣農3日表示單體牡蠣每顆可賣50至60元,有助增加收入。(丁健家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丁健家表示,單體牡蠣須一顆顆養殖,與傳統牡蠣成串養殖不同,對於環境要求較高,要有較好的藻相海域,一開始在雲林沿海找尋適合海域,陸續損失約4萬顆,所幸目前養殖情況已穩定,有2萬多顆順利生長,日前採收試吃,6顆達1臺斤,不僅牡蠣仁碩大,吃起來的甜味與一般牡蠣不同,更加鮮美。

丁健家說,這是雲林牡蠣農首批大量養殖成功的單體牡蠣,意義非凡,將再養殖4個月,於中秋節前販售,預計每顆價格50至60元,對象鎖定喜歡嚐鮮、對高單價食材能接受的客羣,藉此在傳統牡蠣養殖中開創新市場,增加牡蠣農收入。

「在地單體牡蠣主要訴求新鮮、可溯源管理」,丁健家指出,與進口單體牡蠣相比,在地單體牡蠣有新鮮度的優勢,透過溯源管理,可有效掌控食材品質,已有不少老饕預約訂購。未來希望漁政單位能加以協助,用國家資源來擴大發展單體牡蠣養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