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社造30年成果大爆發 立委張嘉郡提3600億農再基金接棒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圖爲雲林樟湖藍染人文協會。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表示,中央農村再生基金1500億今年將用罄,她已提案3600億元的農再基金計劃,盼幫助所有社區持續擾動振興。
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今以「雲林社造創生年」爲主題登場,邀集55個社區設攤展售社區營造成果,不僅有精彩表演、社區特產美食,現場也讓民衆體驗手作DIY,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立委張嘉郡、縣議員張維崢及林文彬、陳永修等人都出席與社區同樂。
雲林樟湖藍染人文協會除展出藍染作品,並帶領民衆以毛根線製作山茶花,理事長黃文卿表示,茶是樟湖地區重要產業,近年社區以山茶花作爲意象,公所也在社區種植逾500棵山茶花,社區將於11月29、30日舉辦謝平安活動,將以毛根線製作5000朵山茶花。
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社造是地方創生基礎,因此今年起將從地方創生出發,協助社區再造,12月13日將邀地方創生專家舉辦論壇,盼透過經驗分享與對話,協助社區永續發展。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縣府以社區爲本,以人爲先,持續擾動社區,做了很多事情,盼社區成果持續被看見。
張嘉郡表示,中央農村再生基金1500億今年將用罄,但全國各地農村及社區經歷這些年的擾動與刺激,好不容易逐漸活絡,更需持續扶植,她已提案3600億的農再基金計劃,盼幫助所有社區持續擾動、振興;張維崢表示,近年中央持續挹注經費補助地方社區再造、地方創生,好不容易看到成果,希望中央、地方持續挹注資源,讓社區永續經營。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記者陳雅玲/攝影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表示,中央農村再生基金1500億今年將用罄,她已提案3600億元的農再基金計劃,盼幫助所有社區持續擾動振興。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深耕社區營造已逾30年,今集結50多個社區在林內鄉紫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辦「2025雲林社造嘉年華」,各社區透過精彩表演、美食展售與手作體驗,展現社區多元的創生成果與魅力。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