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親子焢窯 土豆鳥也來瞧

土庫鎮馬光國小幼兒園22日在元長鄉青農陳政學的收成花生田上舉行小辮鴴鄉村旅遊焢窯、放風箏、觀鳥活動,風箏寫着「讓愛紛飛再見土豆鳥」。(周麗蘭攝)

每年從北方飛來臺灣度冬的小辮鴴常停留在雲林的花生田,而有「土豆鳥」之稱,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爲了保護雲林棲地,推動小辮鴴鄉村旅遊,讓農民獲得經濟上的支持。22日在元長鄉一塊農田舉行焢窯、放風箏、觀鳥活動,大夥在農田奔跑時,小辮鴴現場驚喜現身,引起驚呼。

小辮鴴每年10月底至2月飛來臺灣度冬,牠們停棲於採收過後的雲林花生田而被稱爲「土豆鳥」,落腳處包括虎尾鎮、土庫鎮、二崙鄉、崙背鄉、褒忠鄉、元長鄉,佔全臺總數9成。

小辮鴴對農藥敏感,研究小辮鴴行爲多年的吳崇漢與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學生池沛玲發現,牠們棲息的農田大多未噴農藥。

吳崇漢表示,保護小辮鴴棲地必須從友善農業做起,讓農人因小辮鴴而有收入,就能保護棲地免於污染。他爲國中小、幼兒園、機關等團體提供免費公益演講,提倡小辮鴴鄉村旅遊、生態標章,支持農人友善耕作。

土庫鎮馬光國小幼兒園聽完演講後,22日60多人組團到元長鄉青農李政學的花生田焢窯,感受小辮鴴的居住環境。

李政學花生田的蚯蚓特別多,一淹水總吸引很多鳥來覓食,起初以爲是害蟲多,聽了吳崇漢演講才知道是有機質多、蚯蚓多,頭上有一根長長羽毛的鳥就叫「小辮鴴」。李政學使用天然酵素益菌改善土壤,理念與吳崇漢不謀而合。

馬光國小幼兒園主任王韋尹說,雲林更是全臺灣最多土豆鳥之處,透過焢窯、放風箏讓孩子體會友善環境就是愛土、愛鳥,歡迎牠年年回來。

小朋友在花生田放風箏時,8只風箏上寫「讓愛紛飛再見土豆鳥」,竟吸引小辮鴴路過飛來瞧瞧,大夥兒一陣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