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損2.6億卻未納救助! 國民黨團轟中央補助政治化

▲國民黨團召開「丹娜絲重創南臺灣 擴大災損補助 刻不容緩」記者會 。(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丹娜絲颱風侵襲造成雲嘉南地區農業嚴重損害,雲林縣農業損失慘重,截至今(9日)上午10時,農業災損金額高達2億6325萬元。不過,國民黨團今召開記者會指出,中央竟未將雲林縣納入「全品項」、「免現勘」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呼籲中央勿政治化,速將雲林農損比照臺南市、嘉義縣市列入全品項現金救助地區。

副書記長王育敏表示,丹娜絲風災所造成的損失,根據農業部統計到7月8日爲止,總損失已經超過10億元,其中嘉義縣農損最嚴重,超過5億元,其次是臺南市農損達2億8千萬元,第三是雲林縣,農損達2億6千萬元。農損最嚴重的嘉義縣,有許多是溫室栽種農作物,像是小番茄、木瓜等,超過8成以上溫室農作區都遭受損害。

王育敏指出,過去農業部提供相關補助,都以農產損失爲主,但這次風災造成農業器具、設備損壞。呼籲農業部增加農業器具、設備損壞補助,並調整提高補助金額。此外,丹娜絲風災風速強勁,臺電自設在嘉義新塭光電板遭到摧毀,光電板碎片成「血滴子」,四處飛散到附近居民住家,造成房屋大小程度不一的損壞。

王育敏表示,雖然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有到災區勘災,但是相關農損補助,像是溫室與魚塭設施設備,農業部必須要列入補助項目。王育敏提到,行政院有第二預備金可以運用,可以立即給予農民最快的補助。此外,農業部訂出申請農損期限到7月21日,王育敏認爲時間非常緊迫,要求農業部必須放寬申請農損補助期限,讓農民有充裕時間盤點農損,以利申請補助獲得保障。

雲林選區藍委丁學忠指出,丹娜絲風災來得快又猛,風力也非常強烈,截至8日晚間10點,雲林縣農業災損高達2億6,325萬元,農損規模跟鄰近嘉義、臺南地區相差不遠。風災過後到雲林縣轄內現勘,發現農損相當嚴重,甚至連地方基礎建設也受到損壞,希望中央政府能儘速幫助雲林縣政府進行復原工作。

相對之下,農業部在風災過後當晚,也就是7日晚間馬上公佈臺南、嘉義農損列爲全品項補助,免現勘且現金救助,但是雲林縣並沒有納入「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開放「全品項、免現勘」農損補助。丁學忠說,同樣都是遭到風災,一樣的天氣參數,雲林縣一樣遭受嚴重農業災損,農業部公告時間卻比臺南市、嘉義縣還晚。

丁學忠提醒政府,颱風每年都會有,登陸地點誰也無法預測,農業部不該分縣市不同,補助時效、方式不同,應該要把所有農民權益擺在第一位,而不是先看是誰執政作爲考量,儘速協助農民復原纔是正辦。尤其是颱風過後夾帶的豪雨,再度摧毀即將收成的蔥、花生,這些都是屬於延遲性災害。

丁學忠呼籲政府儘速展開災後復建工程,同時也要爲雲林縣請命,要求農業部對雲林縣納入「全品項、免現勘」農損補助,幫助農民儘速復原、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