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會紮根校園 讓孩子玩中學農業知識
水林農會巧妙結合茶道,引導孩子在靜心中認識故鄉的農產。(周麗蘭攝)
雲林縣20鄉鎮市基層農會四健會近年積極入校推廣,讓農業結合生產、生活、生態,紮根國中小教育。水林鄉農會以茶道融入玉米鬚、黑豆;麥寮鄉農會帶領學生體驗從種植小麥到磨粉、烘焙的全過程;莿桐鄉農會則以新興作物「烏龍蕉」製作香蕉染與香蕉吐司,讓農業學習更具趣味。
雲林縣農會主辦的「四健作業組競賽」今(19日)盛大登場,國中、小學生透過照片、影片與實物展示學習成果與創意。農業部官員觀賞後讚歎「看起來很厲害!」
麥寮鄉農會推廣小麥,小朋友學烘焙很開心。(周麗蘭攝)
莿桐國中學生學習「香蕉染」。(周麗蘭攝)
「地瓜的故鄉」水林鄉同時盛產黑豆與玉米,農會巧妙結合茶道,引導孩子在靜心中認識農業。茶道老師張芮瑜表示,讓孩子愛上茶道需要創意,今年便設計黑豆茶搭配高山烏龍、玉米鬚茶結合金萱烏龍的調茶方式。
來自蔦鬆國小、水燦林國小、水林國中的三名學生分享說,學會泡茶後能回家泡給爸爸喝,「雖然爸爸愛苦茶,現在也覺得淡茶不錯」,以後和朋友聊天就能泡茶。
麥寮鄉近年積極復興小麥種植。農會指導員林秀蓮說,小麥收益不如花生,但管理較爲粗放,種植面積已從幾公頃擴增至十多公頃。今年指導橋頭國小許厝分校的學童種植,雖然季節稍晚仍有些收成。爲吸引孩子關注,教導小朋友將小麥製成果蛋糕、銅鑼燒與注連繩,並進入社區分享。
盛產蒜頭的莿桐鄉,近年推廣新興作物「烏龍蕉」。指導員發想將香蕉葉當成染料,暑假帶領莿桐國中學生製作「香蕉染」,同時也研發香蕉吐司與鬆餅,讓農產品在生活中有更多創意應用。
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表示,四健會是農業界最大的青少年組織,透過團隊合作與實作,讓孩子們在「做中玩、玩中學」中守護土地、創造價值,使農業向下紮根,也爲農業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