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率全臺之先「1人1平板」 4萬餘名國中小師生受惠
雲林縣政府8日宣佈「師生有平板」正式上線,共有195間學校、4850名教師、4萬名學生受惠。(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8日在斗六國小宣佈「師生有平板」正式上線,全縣縣立國中小教師與學生「1人1臺iPad」全面到位,共有195間學校、4850名教師、4萬名學生受惠。課堂從備課、授課、評量到回饋,皆可行動化與數位化,讓學習更精準、更即時、更有效,雲林也是全國第1個實現全員數位學習的縣市。
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生生用平板」計劃,規畫在偏鄉1生1平板,其他地區6人共用1臺平板。雲林縣政府評估智慧教育爲未來學習趨勢,自籌經費2億7563萬元,補足58校共1萬9600臺平板需求,114學年度完成「師生有平板」目標。
斗六國小學生利用平板的地圖功能找到自己的住處,向老師與其他同學介紹住處附近景點,覺得「好像人飛在空中看着自己的家」,上課變得更有趣。有學生說在平板上寫數學題目,老師可以看到解題過程、答案有沒有錯誤,非常方便。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近年致力於縮短城鄉差距,數位科技是縮短差距最佳媒介,縣內持續補足教育設備資源,從班班有冷氣、水洗式智慧黑板,到如今的師生有平板,每一步都紮實補齊偏鄉資源落差。這不僅是硬體的到位,更是對教學方式的全面升級,讓老師備課更有效率,學生學習更即時精準。
張麗善說,日後將結合智慧教育中心、6大科技中心以及數位辦公室資源,推動AI素養、運算思維、素養導向課程與雙語融入,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雲林找到學習成就與國際競爭力,讓雲林孩子有能力及機會站上國際舞臺。也會讓樂齡中心長者透過平板與小朋友互動,增進爺嬤與孫子的情感。
縣教育處指出,近期在關稅的不確定因素下,平板載具的採購要與時間賽跑,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採購,降低關稅的影響,同時確保設備在開學時到位。後續將會與雲林縣數位辦公室配合,完成教師增能研習與到校支援機制,協助第1線教師在最短時間內,把數位工具轉化爲教學力與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