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護堤潰堤逾30公頃魚塭受損 地方籲用電廠回饋金修整
雲林縣臺西鄉海埔新生地日前出現潰堤災情,地方認爲應用新興電廠回饋金整修,縣水利處8日表示回饋金須應用各方面,縣府近年來每年投入至少2億元,持續改善沿海水利設施。(本報資料照片)
雲林縣臺西鄉海埔新生地排水護堤上個月底出現潰堤災情,造成30餘公頃魚塭受損,卻因魚塭被編列爲工業區成爲「三不管」地區。臺西鄉民代表陳文求認爲位於鄉內的新興電廠每年回饋縣府2億元,應優先用來修整護堤,對此縣水利處8日表示回饋金須應用於社福、教育等各方面,並非只針對護堤,且縣府近年來每年投入至少2億元,持續改善沿海水利設施。
臺西鄉海埔新生地面積達2000多公頃,部分排水護堤長年失修,經常出現潰堤情況,3月24日臺興段南側護岸出現缺口,海水不斷灌入魚塭內,危及文蛤、蝨目魚、白蝦等養殖水產,最後由鄉公所依開口契約通知廠商應急搶修。事後漁民表示海埔新生地許多排水護岸年代久遠結構脆弱,希望相關單位能協助整建,不要讓漁民整天提心吊膽。
陳文求表示,新興電廠位於臺西鄉雲林離島工業區,2023年4月啓用,佔地226公頃,每年可提供9萬用戶家庭用電,爲全臺單一案場最高發電量,設廠前承諾每年回饋地方2億元,但縣府拿到回饋金,卻沒有優先用在臺西魚塭護堤改善,纔會出現護堤潰堤災情。
陳文求說,經濟部工業局在雲林臺西、麥寮、四湖等沿海鄉鎮編列4區離島工業區,至今已逾30年,只有麥寮開發爲臺塑六輕,目前臺西區多爲海埔新生地魚塭,因屬工業區,漁政單位無法編列經費修整漁業設施,工業局又不解編,結果造成兩頭空,受害最深的還是漁民。
縣水利處指出,新興電廠2億元回饋金,會優先利用於沿海6鄉鎮建設,包括排水、教育、社福等方面,並非單一用在護堤改善上,且縣府這幾年每年至少投入2億元維護沿海水利設施,包括自行編列經費與向中央爭取經費。另外,近年臺風豪雨過後,已向中央爭取10餘億元災後復建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