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古坑大埔竹筍節傳香 菜價貴改吃竹筍好時機
古坑竹筍雖受風災影響減產,但仍保有香脆口感品質,雲林縣長張麗善(中)代言大力促銷。記者蔡維斌/攝影
菜價居高不下,災後新種的菜類尚未長成,目前正值竹筍盛產期,雲林竹筍最大產地古坑鄉今辦竹筍節,由縣長張麗善代言,推銷具高纖營養且品質最佳的古坑麻竹筍及筍產品,筍農說,風雨造成減產達5成,筍價水漲船高每公斤20元以上,但比起昂貴的菜類,吃筍來得划算。
7月風雨重創雲林農產,蔬菜價格迄今仍居高不下,目前正值竹筍盛產季,不少人改吃竹筍替代葉菜,縣府農業處統計,雲林縣竹筍面積約兩千公頃,均集中在古坑的荷苞、大埔等山區,主要生產麻竹、綠竹、桂竹、孟宗竹、烏殼綠竹等竹筍。
今天水保署和縣府及大埔社區產銷班今天在大埔舉辦竹筍節,縣長張麗善、古坑鄉長林慧如等人蔘加,除有竹筍粥品嚐,更有筍闖關、筍醬手工體驗及摸彩,促銷地方竹筍產業,場面熱滾滾。
筍農張惠珠表示,氣候影響今年麻竹筍產季延至7月,卻遇上臺風暴雨,竹林被掃得東倒西歪,不少竹子連根拔起泡水,受損嚴重,她所種近5公頃筍園,快一半無法收成。
筍農吳孟儒也指出,今年竹筍災損,產地價原本每公斤約17、18元的筍子,最近也漲至20至23元,所以零售價一支上看近百元,最近因葉菜很貴,許多人改吃竹筍,但到目前多數筍子可收完,因此,許多筍乾等天然加工產品也紛紛上市,頗受歡迎。
張麗善表示,近年來在筍農努力下和政府協助下,筍價節節上升,農民收益增加,尤其竹筍加工產業也快速發展,目前縣府積極開發「古坑產業加值園區」,讓古坑除了咖啡,包括竹筍等蔬果產銷量能也能全面提升。
古坑竹筍雖受風災影響減產,但仍保有香脆口感好品質。記者蔡維斌/攝影
古坑竹筍雖受風災影響減產,但仍保有香脆口感品質,當地竹筍青農大力開發天然竹筍加工新品,深受市場青睞。記者蔡維斌/攝影
古坑鄉大埔社區開辦竹筍節吸引大批民衆一起共享筍食,體驗筍文化。記者蔡維斌/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