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父失智 薛雅馨研發機器人嬰兒
雲科大電子系教授薛雅馨(左一)與團隊研發可安撫失智症患者機器人嬰兒。(周麗蘭攝)
雲科大電子系教授薛雅馨(右)2日把失智父親寫的書法「事事平安」、「美好人生」、「幸福生活」送給成大斗六分院院長吳晉祥(左)。(周麗蘭攝)
前臺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曾任教東海大學40年的薛姓教授,4年前也被診斷罹患中度失智症;他的女兒、雲林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薛雅馨與團隊研發可安撫失智症患者的機器人嬰兒,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延緩認知衰退,也讓家屬有喘息空間。
薛雅馨表示,父親任教東海大學中文系逾40年退休,也是知名書法家,4年前被診斷爲中度失智,現於成大斗六分院接受治療。先前因母親罹癌,照護重心都集中於母親,未及時發現父親的病情,錯過黃金介入期。
成大斗六分院2日舉辦院慶記者會,薛雅馨出席前請父親題字致贈院方,薛老教授仍能書寫「事事平安」、「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等中文字,並落款筆名,但卻記不起日期。
薛雅馨目前是雲科大電子系教授也是未來學院智慧數據研究所長,曾研發過不少醫療輔助器材,爲改善失智者照護品質,她的團隊開發出一款具情緒互動與電子圍籬功能的陪伴型機器人,外觀是嬰兒,具備觸摸反應、聲音互動、流口水、吸奶嘴、背部拍打感應等功能,當使用者離開安全區域就會發出聲響,並透過手機通知照護人員。
該款機器人已在醫療展亮相,吸引荷蘭參訪團的關注。團隊今年4月還特製1臺原型機赴荷,提供當地試用。
薛雅馨指出,市場上雖有類似用途的療愈型娃娃,但價格偏高、缺乏即時互動及安全功能;該陪伴型機器人除具有基本安撫功能外,亦可蒐集使用數據,未來有助於臨牀照護與症狀追蹤。
薛雅馨還說,失智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非藥物治療是首選,陪伴型機器人能有效輔助失智症照護,如穩定情緒、延緩認知衰退等,增加患者正面情緒、社交互動、減少問題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