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催生全臺首座平面再生水庫 回收畜牧廢水、灌溉尾水

雲林縣府、臺塑企業、雲科大、虎科大今(28日)共同簽署「雲林畜牧永續專家輔導團隊」合作備忘錄,右四是雲林縣長張麗善。(周麗蘭攝)

雲林縣養豬戶有近1200戶,有一些仍偷排豬糞廢水,以致新虎尾溪污染嚴重,另外農業灌溉用「尾水」嚴重浪費,雲林縣環保局規畫把新虎尾溪河道做成平面再生水庫,處理過的畜牧廢水、灌溉尾水、雨水成爲再生水源,雲林縣府、臺塑企業、雲科大、虎科大今(28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該局查覈畜牧場偷排廢水,每年仍有50、60案,也積極推動畜牧資源化,全縣有989場加入,豬糞尿沼渣沼液變成綠能,每年減排266.8萬公噸畜牧廢水排入河川。

張喬維說,從過去幾年經驗發現養豬農很會養豬,但對廢水處理很不熟悉,有一些畜牧場雖做沼氣發電,但發電條件不佳,故障修復的費用高。爲此,縣府結合官學成立畜牧專家輔導團隊,今(28日)簽署「雲林畜牧永續專家輔導團隊」合作備忘錄,透過補助、輔導方式改善。

今日出席合作備忘錄簽署者包括縣長張麗善、環保局長張喬維、農業副處長蔡耿宇、雲林科技大學教授郭昭吟、臺塑企業副總經理蔡建樑,環境部水質保護司長王嶽斌擔任見證。

縣長張麗善致詞時自嘲,一下虎尾高鐵站就會聞到「臭香」的味道,縣府已選定新虎尾溪進行改善計劃,將開始針對個案畜牧場進行協助輔導,希望今天成立畜牧專家輔導團隊能有效改善豬糞味,讓鄉親或遊客來雲林旅遊時有更清新的空氣。

環境部司長王嶽斌表示,雲林縣雲林溪改善大家有目共睹,中央與地方一起合作,一棒接一棒會越來越好,雲林溪整治好之後,下一步就是新虎尾溪,非常支持雲林縣做畜牧糞尿污水的能源化轉型,有助於水質改善之外,也有助於能源轉型,不僅減碳、節能,而且能夠資源循環,共創一個農業、工業、科技發展的環境。

張喬維表示,石化業廢水跟臭味是最難處理的,臺塑企業是這方面專家,邀請臺塑加入輔導團是希望透過他們的經驗輔導畜牧場改善,未來興建集中式豬糞尿處理廠時,也希望臺塑基於社會責任以及專業技術,協助畜牧場興建沼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