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出現首例日本腦炎病例 疫調發現患者住家附近有4處豬舍

疾病管制署公佈,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爲居住北港鎮1名60多歲男子,目前仍在醫院治療中,衛生局調查,該名患者住家周遭有4處豬舍,已在豬舍放置誘蚊燈及養豬業者相關人員衞教。圖/雲林縣衛生局提供

疾病管制署公佈,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爲居住北港鎮1名60多歲男子,目前仍在醫院治療中,衛生局調查,該名患者住家周遭有4處豬舍,已在豬舍放置誘蚊燈及養豬業者相關人員衞教,同時加強附近民衆的防蚊宣導,呼籲民衆做好防蚊措施。

雲林縣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爲居住北港鎮1名60多歲男子,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表示,個案6月23日開始出現全身不適、咳嗽、發燒及嘔吐等症狀,6月26日經醫院通報採檢,疾病管制署6月30日研判確診,目前仍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3人皆無疑似症狀。

疫調發現個案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日活動地點以住家周圍爲主,住家居住地3公里內有4處豬舍等風險場域,已在豬舍放置誘蚊燈及養豬業者相關人員衞教,同時加強附近民衆的防蚊宣導。

張翌君表示,日本腦炎潛伏期約5至15天,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會有頭痛、發燒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5至10月爲日本腦炎流行季,以6至7月爲流行高峰。

日本腦炎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爲主,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爲黎明和黃昏時段,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豬是日本腦炎流行最重要的宿主,張翌君說,目前是流行高峰期,且夏季午後雷陣雨多,易有積水孳生病媒蚊,呼籲民衆加強清除積水容易,做好防蚊措施,也呼籲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以利防疫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