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北港在地巷弄燈區 寒流來襲人氣依舊遊客曝原因

北港巷弄燈區充滿濃濃在地文化,北港鎮立幼兒園到訪認識家鄉,小朋友格外開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北港巷弄燈區除可賞古燈、漫遊古巷弄,也有工藝展、俚語猜燈謎,還可動手拓印超可愛的「報馬仔」春聯,被評爲北港燈會互動最佳的人氣燈區,北港工藝坊負責人蔡享潤更把許多庫存的文創小物與遊客分享,打卡按贊就送可愛小物,深受年輕遊客喜愛。

北港是花燈原鄉,今年北港燈會分設10個燈區,其中以位在朝天宮前極具古早味的巷弄燈區,深受歡迎,北港俗稱「街仔」的燈區,小巷古厝林立,隱葴許多人氣小店,尤其百年甕牆的北港工藝坊,麻雀雖五臟俱全,是雲林工藝集會小館,展出無數民間藝匠的傑作。

走進燈區滿滿東洋味燈飾和中國風的古仔燈高掛滿巷,展現早年臺灣特有的元宵風味,每個角落怎麼拍都美麗,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燈區,均以北港在地古代延傳的燈節爲主題,由一羣「非花燈專業」的文史人士集思廣益創設,添加不少文青氣息,深受年輕人喜愛,連老一輩走進巷弄有回到童年時光的感受。

今年打造繽紛彩麗的「傘燈牆」「燈謎牆」,暗巷工藝坊負責人蔡享潤等人巧思,利用蒸籠打造一條「蛇燈」爲主燈,更邀請國內纏花大師曾國棻展出經典代表作品,除了賞燈賞藝,工藝坊更提供北港特有的「報馬仔」版畫,讓遊客動手拓印獨特的春聯,喜氣洋洋,即便寒流接連來襲,巷弄依舊人氣滿滿。

原本經營一家「賣臺柑仔店」文創店的工藝坊負責人蔡享潤,特將柑仔店結束營業,所庫存的許多文創商品,與遊客分享,凡到工藝坊打卡、按贊、填問卷,即送文創小物,遊客說,走訪多個燈區,多半走馬看花,但到巷弄燈會,不僅燈飾多元饒富在地文化,且可互動拓印春聯、燈謎、知識小語和工藝小展,的確是一處小而美的燈區,尤其寒流冷颼颼,擠在巷弄燈海里更顯溫暖,值得一遊。

北港巷弄燈區別具文化與多元互動特性,儘管寒流接連來襲,小巷的燈海散發滿滿溫暖,人氣依舊。記者蔡維斌/翻攝

北港巷弄燈區提供北港古早的版畫,讓遊客自己動手拓印獨特的「報馬仔」春聯,很受歡迎。記者蔡維斌/攝影

北港工藝坊更提供文創小物和遊客分享,深受喜愛。記者蔡維斌/攝影

北港巷弄燈區提供北港古早的版畫,讓遊客自己動手拓印獨特的「報馬仔」春聯,很受歡迎。記者蔡維斌/翻攝

北港巷弄燈區別具文化與多元互動特性,儘管寒流接連來襲,小巷依舊人氣滿滿。記者蔡維斌/翻攝

今年北港巷弄燈區除了主燈,這面傘燈牆最具人氣。記者蔡維斌/攝影

北港巷弄燈區別具文化與多元互動特性,儘管寒流接連來襲,小巷依舊人氣滿滿。記者蔡維斌/翻攝

北港巷弄燈區的工藝坊展出獨特的纏花藝術。記者蔡維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