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11雙語學校拍88部短片 英語融入生活最在地
水燦林國小拍攝的「尊重讓我們的心更接近」。(雲林縣府教育處提供)
雲林國小拍攝的《地震自救》。(雲林縣府教育處提供)
斗六國中拍攝的《綠意斗六:公園悠遊》介紹膨鼠森林公園。(雲林縣府教育處提供)
雲林縣自2019年推動雙語教育以來已扶植13所雙語學校,去年其中11校響應教育部雙語生活化計劃,並在縣府補助下,師生自編、自導、自演,拍攝介紹雲林在地文化與校園特色的英語短片,共完成88部,題材多元接地氣,也融入地方元素,獲成大教授盛讚「別具用心」,影片這學期已發送至全縣學校,讓更多學生感受雙語學習的魅力。
11所學校師生共同腦力激盪,腳本主題五花八門,涵蓋文化、科技、美食、景點、品德教育、運動、防災,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爲了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開口說英語,縣府也挹注經費,讓這些短片更具創意與專業感。
在製作過程中,有的學校引進專業拍攝團隊,老師與孩子們專心負責寫劇本和演出,影片的音效與場景精緻,讓參與審查的教授們驚豔不已。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縣府特別邀請成大與師大教授協助審修,給予劇本符合英語教學脈絡、又兼顧影音效果的建議,前後審查三次才完成定稿。
邱孝文說,外籍教師在寫劇本過程中,協助挑選孩子最熟悉的單字與句型,引導他們用英語練習符合情境的口語表達,88部影片語言淺顯,內容貼近生活,相信多數學生能聽懂,會因此產生興趣。
這次的作品題材各有巧思,例如水燦林國小《No.57地瓜頂呱呱》、水林國中《水林鄉的黃金蝙蝠》、鎮東國小《你所不知道的iPad技巧隱藏藝術》、斗六國中《綠意斗六:公園悠遊》、雲林國小《地震自救》、雲林國中《我是神射手》、虎尾國小《布袋戲館》、東仁國中《雲林上場運動無界》、土庫國小《健康就是財富》、土庫國中《海洋奇緣土中番外篇》,以及古坑國中小《咖啡巴拉教你做肥皂》等。
教育處表示,這學期起,所有影片已分送到縣內各校在特色時段播放,一方面展現本縣雙語學校的能量與成果,也讓其他學校看見「雲林在地化的英語」,期望全縣各校的英語教學逐步向雙語學校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