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科計畫遭爆未獲選手同意書 國體大認程序疏失將強化審查

體育署補助大學以運動科學,協助運動選手的計劃,國立體育大學卻遭爆出現大量人體實驗卻未取得受試者知情同意書、未經人體研究倫理審查的情況。記者周嘉茹/攝影

臺師大女足抽血案引發各界對研究倫理關注,國立體育大學教授王翔星今爆出執行8個計劃案,受試者皆爲未成年選手,僅1件取得知情同意書,也未經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國體大表示,校方將深切檢討相關責任,改進審查機制。

體育署日前祭出2項補助計劃,分別爲「補助運動科學支援競技運動計劃」及「補助運動科學團隊輔助基層選手計劃」,希望促進利用運動科學,來協助選手競技表現據報導。

有媒體報導指出,王翔星曆年執行8個計劃案,皆以未成年選手當成受試者,卻僅有1件取得知情同意書,且未經人體研究倫理審查。

國體大回應,有關「運動科學支援競技運動計劃」與「運動科學團隊輔助基層選手計劃」,是以現有運動科學知識應用於競技選手訓練的輔助計劃,目的爲服務選手,提升運動團隊競技成績,各子計劃主持人不應透過此計劃執行研究與學術發表。

國體大說明,教授王翔星於2017年至2023年執行的計劃,主要是指導選手與教練肌力訓練動作技巧、擬訂訓練處方、評估進步情形並安排運動按摩與恢復課程;其於計劃執行前召開說明會,讓教練、選手及家長明瞭協助的內容與執行方式,但未取得個別選手的知情同意書,確實無法完全防範選手未能自由意志參與檢測情事發生。

國體大指出,校內多位子計劃主持人同樣未能取得選手書面知情同意書,確實無法完全防範選手未能自由意志參與檢測情事發生,校方深表歉意。未來將明確要求所有子計劃主持人執行運科檢測前,親自向選手與家長說明檢測流程,且說明過程教練不得在場,務必讓選手與家長在自由意願前提下選擇是否參與運科檢測。

國體大表示,有關計劃審查機制未完備,致使部分他校子計劃主持人將計劃執行過程中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學術發表,且未於計劃執行前通過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本校深表歉意並將精進計劃審查機制,避免再出現相關情事。

國體大強調,目前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與衛生福利部正研議國內運科支援作業程序及選手檢測保護機制,例如知情同意書,本校將嚴格遵守保護運動選手權益規範。國體大將以負責任的態度深切檢調相關責任、重視運動選手權益、改進審查機制及嚴格遵循相關規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