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助力!機構:陸到2029年數據生長複合年增26.9%

IDC近期做出預測指出,中國大陸市場2025年將產生51.78ZB數據,到2029年增長至136.12ZB,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6.9%,在全球佔比從24%到26%。圖爲中國移動長三角(南京)雲計算中心數據機房。新華社

國際市場調查機構IDC近期做出預測指出,2025年全球將產生213.56ZB數據,到2029年將增長一倍以上達到527.47ZB;其中,中國大陸市場2025年將產生51.78ZB數據,到2029年增長至136.12ZB,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6.9%,在全球佔比從24%到26%。主因來自企業上雲和多雲需求增加,以及雲計算帶來的性能優勢。

IDC指出,2029年約有43%的數據直接在雲端生成,高於2024年的24%和2019年的13%,從 2024到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0.9%。

IDC表示,生成式AI也是影響數據的重要因素,但其對整體數據量的直接影響仍相對有限,截至 2025年,IDC估計每年生成的新數據總量中只有不到 1% 可直接歸因於生成式(GenAI),當前GenAI 主要作用爲重塑內容的創建和處理方式,並非大幅增加數據生成量,還不是ZB級數據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其影響預計將在五年內大幅提升。

大陸國家數據局日前也發佈《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4年)》,爲大陸全國數據資源摸底。報告顯示,2024年大陸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首次突破40ZB,達到41.06ZB,年增25%,增速較去年提高2.56個百分點。人均數據生產量約爲31.31TB,相當於一萬多部高清電影,年增25.17%。

本次報告也新增了指標,隨着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用於開發、訓練和推理的數據量年增40.95%。智慧家居、智慧網聯汽車等智能設備數據增速位居前列,分別爲51.43%、29.28%。無人機應用範圍快速拓展,機器人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帶動低空經濟和機器人數據生產量增速超過30%。

該報告也指出,截至目前,大陸全國數據領域相關企業超19萬家,數據產業規模超人民幣2兆元。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長率測算,2030年中國數據產業規模將達人民幣7.5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