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染屈公病破壞子宮環境 胎兒長大恐發展遲緩、自閉

▲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嚴峻,醫師提醒孕婦若遭感染恐影響胎兒未來生長。(圖/CFP)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中國屈公病疫情攀升,引起臺灣民衆高度關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持續在臉書分享相關衛教,這次提醒孕婦對於屈公病要格外注意,因國外研究發現母親若遭感染,即使病毒沒有垂直傳染腹中胎兒,寶寶仍恐發展遲緩,甚至出現自閉症。

吳昌騰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寫道,根據2025年4月刊登於《Journal of Pediatrics》的報告指出,在一項追蹤巴西地區新生兒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將孕婦感染屈公病、胎兒在子宮內曾暴露於病毒,與未曾暴露者的成長情形進行比較,發現以下結果:

●暴露組的孩子20%語言發展遲緩,對照組僅3%。

●暴露組的動作及認知協調能力顯著落後。

●約23%暴露組兒童在自閉症篩檢中呈陽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發展異常的孩子,從未有檢出病毒感染的紀錄,這代表問題可能不在病毒本身,而是母親懷孕期間的發炎反應,對胎兒出生後的成長帶來影響。

研究團隊推測,孕婦感染屈公病後產生免疫反應,可能干擾子宮內環境,即使病毒未穿越胎盤,也可能傷害胎兒大腦,不過也可能是檢測出現僞陰性,部分看似未感染的寶寶其實有感染病毒。

此外,懷孕晚期若出現病毒血症,垂直傳播會升高,一旦發生,恐導致寶寶出生後立刻出現急性神經症狀,包括腦水腫、肌張力異常、吸吮困難、癲癇等問題,後續也有較高機率出現語言、動作或學習發展遲緩。

吳昌騰提醒,感染屈公病常造成關節的劇烈疼痛,某些患者會感覺像刀割般銳利,甚至痛到無法行走,不過此症絕非只有疼痛,對於孕婦、胎兒、新生兒等族羣的影響更是深遠,民衆要落實防蚊工作纔能有效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