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達股份2024年實現淨利潤4.65億元 擬重點培育儲能裝備產業

3月29日,運達股份(300772)披露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9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54%和12.24%。

年報顯示,在風電整機裝備製造業務板塊,2024年,運達股份實現風電機組銷售收入180.53億元。實現對外銷售容量11618.31MW,同比上升37.22%。

訂單方面,2024年,運達股份風電設備新增訂單30893.01MW,同比增長96.65%,累計在手訂單39866.74MW,包括已籤合同尚未執行的項目和中標尚未簽訂合同的項目。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央國企訂單持續提升;從訂單分佈區域來看,海外中標容量同比增長超100%,連續兩年保持翻倍增長,並在中東、北非等市場實現突破,首次獲取項目訂單。

同時,公司在原有關鍵部件技術穿透的基礎上,科學謀劃產業鏈延伸佈局,佈局葉片產業,公司通過關鍵部件佈局,在進一步降低風機成本同時,也保障了供應鏈安全。

在清潔能源運營及工程總承包業務方面,報告期內,運達股份新增新能源(風電/光伏)項目覈准/備案權益容量達2606.96MW。報告期末,公司累計權益併網容量1021.17MW。新能源電站“滾動開發”出成效,報告期內完成了兩個風場的出售。2024年工程總承包業務結出碩果,EPC中標70.53 億元,其中外部中標訂單達56.49億;在建項目容量超1GW,公司工程總承包業務已初具規模。

此外,公司着力推進新能源產業新生態的建設,全力開拓儲能系統解決方案、綜合能源服務和新能源消納三大新興業務。

在儲能業務方面,2024年分別在品牌實力、構網型及獨立共享儲能項目批量交付、全棧自研產品應用認可度上進一步提升;在綜合能源服務方面,智慧服務與海外業務攜手並進,在數智化領域推出基於AI及孿生數字技術的能效平臺;同時,新能源消納業務啓航,公司將着力解決風光資源富集區綠電就地轉化,破解地理分佈與負荷中心不匹配難題,瞄準新能源制氫制氨制醇路徑,計劃成立氫氨醇業務部。

2024年是海上風電發展的關鍵一年。隨着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我國海上風電進入平價發展新階段。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中國風電企業國際化進程也明顯加速。

根據運達股份的分析,未來,全球風電行業將繼續在可再生能源轉型的浪潮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海上風電市場將成爲增長的亮點。隨着技術不斷革新、政策支持持續增強,風電行業將迎來更加穩健和快速的發展期,爲全球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至於中國市場,公司認爲,在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相繼加碼,風電技術的持續升級與進步,風電未來的市場空間將更爲廣闊,三北地區大基地風電項目、中東南部分散式風電及深遠海海上風電市場將成爲主要增長方向。

運達股份認爲,各地方相繼提出海上風電規劃,將進一步促使運營商加大對海陸風電項目的投資力度,風電行業將進入新一輪高增長週期。

談及未來發展戰略,運達股份表示,公司將鞏固陸上風電優勢地位;擴大海上風電市場規模,全力進軍海上風電市場,深耕浙江並積極佈局沿海省份市場,特別是深遠海市場;加速全球戰略佈局,提高海外市場的區域和市佔率,成爲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優化並創新電站資產投運業務;完善智慧能源服務業務生態;創新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應用場景和實現路徑。

關於2025年經營計劃和主要目標,有幾點內容值得關注。運達股份表示,將聚焦基本盤,提升風機銷售規模。堅持以風電整機裝備製造爲主業主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做強主業、做精專業。一是鞏固陸上風電市場地位;二是搶抓“兩海”風電市場機遇;三是開拓增量能源轉型空間。

同時,緊抓價值鏈,做優資源開發運營。堅持以資源開發業務爲重要利潤增長極,錨定資源開發規模與效益雙提升的戰略目標,持續優化資源配置,不斷創新開發模式,加快資源轉化爲資產。一是探索電力交易策略;二是增強開發融資能力;三是拓寬資源獲取渠道。

此外,運達股份還提到,要做優新賽道,培育儲能裝備產業。堅持以儲能裝備業務爲未來戰略增長點,錨定儲能裝備市場規模與競爭力雙突破的戰略目標,全面增強儲能裝備的市場競爭力與經濟效益。一是加快突破央企集採招標;二是加快建立高端人才隊伍;三是加快探索資本運作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