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萬活在1坪50萬的城市 臺中「矛盾之都」亮警燈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六都拼經濟,臺中市表現尤其亮眼,然而,在這些亮眼資料背後,卻隱藏着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根據主計處薪情平臺2023年統計,臺中市的平均年薪僅爲63.6萬元,換算月薪爲5.3萬元,爲六都最低,但臺中房價直追新北,高房價、高經濟活動、高消費,讓「矛盾之都」的標籤在臺中逐漸成形。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
▲《ETtoday新聞雲》找來3位在臺中落地生根的7、8年級生,用市民角度解讀這座「矛盾城市」。(圖/記者陳筱惠攝)
臺中,明明企業活動活絡、商機處處,但市民的實質所得卻未見同步提升,不論是百貨業瘋狂插旗,一間比一間豪華、大型餐廳、精品店接連進駐,公共建設齊發、交通建設同步,這座城市在快速成長的背後,臺中市的平均年薪僅爲63.6萬元,爲六都最低。
▼ 2023年六都平均全年總薪資 。(資料來源:主計處薪情平臺)
如何讓經濟紅利真正流向在地勞工與中產家庭,《ETtoday新聞雲》找來3位在臺中落地生根的7、8年級生,用市民角度解讀這座「矛盾城市」。
處處繁榮,年輕人卻感嘆「薪水追不上物價與房價」,工作10年,單身、即將34歲的行政竺竺,在臺中土生土長,每月薪資3萬元,目前因工作在臺中市租屋,每月租金7000元,不含水電網路管理費,每月實際的居住成本約1萬元,直接吃掉薪水的1/3。
行政職的她說:「不敢想買房,現在的薪水存不到錢,沒有頭期款,剛出社會的時候有『幻想』過,後來覺得就算了。」她認爲,當躺平族也很好,不要掙扎。連家人都認爲過去幾萬元就能有個自己的小家,這個世代「房價太可怕」,長輩的期望也越來越低,現在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
▲臺中公共建設齊發、交通建設同步,但市民的實質所得卻未見同步提升。(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進一步詢問,有沒有想過換份薪水高一點的工作,讓生活品質不侷限於3萬元月薪,竺竺說:「如果換更高薪水的工作,會讓生活壓力更大,我想要多花一點自己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
「但我也會擔心,年紀大了之後會不會房東不願意租。」那怎麼辦?竺竺說:「走一步算一步吧。」還在工作中的竺竺,記者詢問,你有沒有想對這個世代的「你們」說些什麼,她笑中略顯無奈的訴說:「活着就很辛苦了,努力活着!」
另一位,8年級生L小姐,中漂臺中超過10年,在去年時,眼看房價高漲,「再不追就追不上了」,牙一咬簽約了一間1300萬元、權狀25坪的2房,她笑說:「我就是fomo族。」
L小姐薪資不低,年收入雖超過80萬元,相較臺中市的平均年薪僅爲63.6萬元,多出約20萬元,但無後援的她,獨自咬牙以信貸+工作積蓄,all in進房地產。
▲雙貸族的L小姐再買完房後,在矛盾城市中,呈現另一種矛盾心態。(圖/記者陳筱惠攝)
雙貸族的L小姐再買完房後,在矛盾城市中,呈現另一種矛盾心態:「真的矛盾,買房是開心的事,但薪水上漲幅度不高,但每月繳交雙貸的壓力,明顯壓縮了生活品質,更捨不得出國。」
一定要買房嗎?L小姐坦言:「我也想過要去申請社宅,但以我的薪資,第一關每人每月薪資不得超過5.5萬元,我不符合資格。」過去租房每月1.3萬元、以及潛在的壓力與生活費,L小姐說:「我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放棄買房,但我仍想拼一拼。」
但L小姐也說:「現在我的工作就是不能停,變成另一種壓力來源,說實話我希望房價下修盤整,就算我已經買房子了,我還是期待能有換屋的一天。」
那換屋族呢?7年級生J小姐、育有2子,一家四口住在2018年買進的房子,位於臺中市鬧區,她說:「我們家有買房的經驗,但我同樣覺得現在的房子真的漲得太多了!」身爲有享受到房價漲幅紅利的一羣人,J小姐同樣相當無奈:「隨着小孩長大,換屋需求出現,即便房價有賺,要再買一間相同坪數的物件,是不可能的。」
▲換屋族的心聲「雖然有買很慶幸,但現況就是幾乎不可能再換屋」,示意圖非本人。(圖/記者陳筱惠攝)
「雖然有買很慶幸,但現況就是幾乎不可能再換屋,薪資跟20年前,沒有多多少,其實很悲哀。」J小姐說。
「我們雙薪家庭,買房這幾年來,隨着景氣變動,薪水增幅追不上,要靠受薪階級買房,『這個世代都不容易』。」,對於未來,43歲的J小姐更已經開始要考慮退休計劃,J小姐說:「我甚至想過把房子賣掉,搬去郊區,就是爲了降低居住成本,但孩子還小呀。」三明治族羣的壓力一覽無遺。
目前根據實價登錄統計,臺中房價漲勢驚人,熱門區域如三屯區,中古屋市場每坪單價站穩40萬元,更何況面對工料雙漲的預售屋,50、60、70萬元已成常態,但購屋族普遍需面對房價衝破千萬門檻,即使首購族有新青安貸款政策支撐,依舊難掩門檻過高的事實。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