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黃仁勳傳 從科技創新反思臺灣處境
《黃仁勳傳》■名人推薦:科技的發展關鍵不僅是創新,而是市場是否能夠支撐,「沒有市場,再好的科技也難以存活。」──桃園市長張善政; ■黃金屋隨手翻:名人書單 https://bit.ly/4j0b0dd。圖/天下文化提供。
美中對抗下的臺灣選擇、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科技創新反思臺灣處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的兩本書籍,一爲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所着的《美中對抗下的臺灣選擇》,另一本則是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透過這兩本性質截然不同的作品,他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當前臺灣處境的深刻感受。
張善政表示,蘇起的著作讓他感受到臺灣在國際局勢中所面臨的現實挑戰與選擇。他坦言,閱讀過程中心情沉重,做爲地方政府首長,在政黨紛爭與對立中,常感到有些無力。然而他也強調,市政與政治應該分開,「我們桃園市政府就好好做好市政,不應該被過多的政治紛擾所幹擾。」
今年元宵燈會期間,總統賴清德親自到桃園爲活動開幕,對市府表現給予正面評價、與中央配合得很好,他呼籲桃園各界政治人物,能秉持合作精神,不將政治對立帶入市政運作,至少讓桃園維持穩定的環境,不要被外部的亂象拖入。
對於《黃仁勳傳》,張善政分享,自己在1977年赴美攻讀博士時即開始接觸電腦繪圖領域,當時NVIDIA尚未成立,但已有初步的理論基礎,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單靠技術創新,而是在於能夠將理論實作於晶片中,並結合臺積電的製造能力,進一步打開市場。
「我從當時看着這個產業一路走來,非常清楚,很多公司技術不差,但撐不過市場壓力就消失了。黃仁勳能走到今天,是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市場的選擇。」他表示,科技的發展關鍵不僅是創新,而是市場是否能夠支撐,「沒有市場,再好的科技也難以存活。」
談及AI崛起,相較於Internet與GPS等技術是在美國國防部主導下起飛,AI則是民間投資所驅動,如OpenAI等公司目前仍未獲利,卻獲得大量資金挹注,這說明了市場對未來潛力的高度期待。不過,若未來市場無法支撐這波AI浪潮,相關產業也可能面臨泡沫化風險。「科技轉變帶來巨大機會,也伴隨淘汰的挑戰。身爲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我們既感幸運,也需謹慎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