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器帶動 電子書銷售躍升至2成

隨着電子書銷售佔比提升,不少讀者趁着今年初的臺北國際書展,到各家電子書閱讀器攤位,體驗螢幕「閱讀」的感覺。記者林伯東/攝影

今年公認是電子書元年,年初作爲書市溫度計的臺北國際書展,各家電子書閱讀器攤位大排長龍,讀墨、博客來也都選在今年開設數位閱讀實體店,博客來甚至將體驗店開進7-ELEVEN,象徵電子書已走進民衆的日常生活。

多家出版社表示,臺北國際書展之後,電子書飛速成長,如今銷售佔比已達兩成,小說類的電子書銷售尤其亮眼。數位閱讀的便利性提升了閱讀頻率,可望爲閱讀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很長一段時間,百分之五是臺灣電子書佔比的天花板,近年突然出現飛躍式成長,紙電並行逐漸成爲現代人的閱讀型態。

據文策院二○二三年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有四分之一的圖書讀者,採紙本與數位並行。四十歲可視爲數位與紙本的分界線,卅九歲以下的讀者,有三成選擇實體與數位兩種形式並行閱讀,四十歲以上讀者則傾向單一形式,四十到四十九歲讀者則是明顯偏好紙本閱讀,紙本閱讀率爲所有年齡層中最高。

此外,根據調查,仍有七成四數位讀者使用手機裝置閱讀,桌上型、筆記型電腦其次,但使用比例明顯下滑;使用電子書閱讀器的比率則已提升到一成三。

至於讀者選擇數位閱讀的原因,前三名分別爲攜帶方便、收納與價格。值得注意的是,數位讀者目前雖仍少於紙本讀者,但數位讀者每天閱讀的比率爲一成八,高於紙本讀者的一成二。

今年二月推出電子書閱讀器的博客來表示,閱讀器帶動電子書的成長,網站的電子書銷售佔比已超過一成。馬可波羅行銷主任力宏勳也說,小說類的電子書銷售尤其亮眼。

Readmoo讀墨電子書商品與內容部行銷總監何宛芳認爲,此次電子書的飛躍成長是經營多年終於水到渠成,加上年初多家廠商投入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宣傳與相關活動都變多「擾動了讀者」。電子書閱讀器也愈來愈多元,不僅讓電子紙螢幕呈現如紙頁的溫潤、不反光,就連大小都向紙本書看齊。讀墨便規畫推出可放入口袋的摺疊式電子書閱讀器,等於是「文庫版」電子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