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保費觀察(2024年)| 2024上市險企保費大比拼 平安拔頭籌 衆安增速領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漢垚 實習生 週末 北京報道

近日,A股及H股9家上市保險公司陸續披露2024年年度保費收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數據發現,9家上市保險公司2024年度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人民幣3.28萬億元,同比增長達5.04%。

從規模看,中國平安以8581.43億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收入位列榜首,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分別以6927.53億元、6717.00億元緊隨其後,位列第二、三位。值得關注的是,衆安在線延續了2023年的高速增長態勢,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達13.37%,增速繼續領跑上市險企陣營。

數據顯示,9家上市險企中,除天茂集團旗下的國華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滑13.46%外,其餘有8家公司實現了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長。

從行業整體來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達5696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7%。其中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42633億元,同比增長13.3%;財產險業務穩中有進,原保險保費收入達14331億元,同比增長5.3%。

對此,招商證券非銀分析鄭積沙團隊指出,2024年上市險企壽險新單正增,新業務價值(NBV)預計增長強勁,財險保費延續穩健表現。考慮到預定利率下調和渠道報行合一等帶來的Margin改善,預計上市險企2024年壽險NBV均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市場回暖疊加產品轉型人身險韌性增長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人身險市場增長強勁。2024年1-12月保險業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42633億元,較之2023年的37640億元增幅達13.3%。人身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萬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5.7%。

細分業務板塊中,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19萬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5.4%;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7731億元,增幅達6.1%。另一方面,意外險面臨原保險保費收入下滑的挑戰,2024年原保險保費收入收縮至408億元,同比降幅達9.2%。業內專家指出,意外險原保險保費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受監管辦法出臺後行業階段性調整的影響。

從上市險企業績看,8家上市公司中人身險公司累計攬收人身險1.98萬億元,較2023年的1.89萬億元同比增長4.88%。其中,中國人壽以6717億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領跑人身險市場,同比增長4.71%;平安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5028.77億元,增速達7.79%,位居第二;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88.23億元、1705.11億元,同比增長2.44%和2.78%。此外,人保壽險及健康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亦突破了千億規模。值得關注的是,除國華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萎縮13.46%外,其餘險企均實現正增長。

國泰君安非銀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2024年人身險保費穩健增長,預計得益於壽險儲蓄需求旺盛推動。當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6%,國有大行在2024年更是於7月、10月兩度主動下調存款利率,最新存款掛牌利率來看,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別跌至1.2%、1.50%和1.55%。權益市場波動背景下,居民避險需求高漲,挪儲需求旺盛,具備保障功能的儲蓄型保險產品獲居民資產配置青睞。

雖然低利率環境下,人身險保費得到增長,但利率中樞持續下移也加劇行業利差損風險。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指出,監管部門自2023年以來已採取了“報行合一”、下調傳統險預定利率及壓降萬能險和分紅險的實際結算利率等系列措施防範利差損風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於2024年再次調整人身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自當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將設定爲2.5%;自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爲2.0%,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爲1.5%。

隨後,在2025年1月份, 《關於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出臺,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動態調整普通型、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和萬能型人身保險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

在渠道端,2024年作爲 “報行合一” 落地後的首個完整經營年度,銀保渠道首當其衝迎來調整。據行業交流數據,2024年人身險行業銀保渠道新單保費收入約7000億元,同比下降22%,下滑近2000億元;其中新單期繳保費約3586.7億元,同比下降近13%。業內人士分析認爲,這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競爭加劇下的現實壓力,另一方面也是險企基於償付能力的考量主動調整業務規模的表現。

車險迎新能源驅動非車險戰略性調整提速

在財產險市場方面,2024年財產險公司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達1.69萬億元。其中,支柱業務機動車輛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升至9137億元,同比增長5.35%;非車險板塊中,責任險、農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達到1372億元、1484億元,增速分別達8.20%和3.78%。

從上市險企業績來看,6家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達1.18萬億元,同比增長5.72%。具體來看,人保財險以5380.55億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穩居市場首位,同比增長4.31%;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分別攬獲3218.21億元與2032.49億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穩居行業第二、三位,增幅分別達到6.51%和6.79%。值得關注的是,衆安在線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37%,維持兩位數增長。

細分業務方面,從披露了車險、非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的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來看,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較爲穩健,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6269.97億元,同比增長3.98%。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突破4.53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3.53億輛,同比增長5.1%。2024年出臺的“兩新”政策下,全國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超過650萬輛,疊加新能源乘用車全年國內零售量突破1100萬輛關口,共同驅動車險市場擴容。

根據中國精算師協會、中銀保信聯合發佈的《我國新能源車險2024年有關賠付信息》,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值得關注的是, 2024年下半年以來,比亞迪、小米等造車新勢力落子財險市場,爲新能源車險市場注入新活力。

從12月單月數據來看,車險增長明顯,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956億元,環比增長18.76%。業內人士分析認爲,這主要得益於12月新車銷量持續走強。中汽協數據顯示,12月汽車銷量達到348.9萬輛,同比增幅達10.5%,帶動承保車輛穩定增長。

然而,非車險板塊年末表現承壓,農險及責任險12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出現負增長。具體來看,農險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降至21億元,環比降幅達57.14%;責任險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86億元,環比下滑2.27%。

展望2025年,方正證券分析師許旖珊、林宇軒表示,在消費復甦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的推動下,疊加近期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利好,25年車險保費有望維持穩健增長。同時,記者獲悉,在車險、人身險領域陸續落地“報行合一”之後,近日監管部門就加強非車險“報行合一”監管等有關事項向業內徵求意見。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這一政策舉措有利於規範行業健康發展,助力非車險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