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將卸任 日駐臺副代表曝對臺灣最深記憶的美食

服部崇。(取自日臺協臉書)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副代表服部崇本月底將卸任,由來自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川合現接任副代表一職。服部崇表示,無論是牛肉麪、滷肉飯、還是臭豆腐,都成爲他對臺灣最深的記憶之一。8月1日起,他將借調到京都大學經濟研究所,期盼能爲促進日臺關係貢獻綿薄之力。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24日舉行服部崇的離任歡送酒會,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日本臺灣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等38名政要人士出席。

日臺協今天透過臉書發佈訊息表示,酒會當天我們不僅向服部任內的卓越貢獻致上最高敬意,服部也對這段期間以來各界給予的支持與協助,表達誠摯的感謝之意。服部卸任後的副代表一職由川合現(KAWAI, Gen)接任,「也請各界今後繼續給予溫暖的支持與指導」。

服部在離任致詞中表示,他在臺灣工作與生活的3年間,很榮幸能參與日臺關係的推動與深化。身爲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的副代表,他參與了多項合作事務,涵蓋觀光、經貿、科技及人文交流等領域。

包括協助恢復疫情後的觀光往來、推動日臺在產業與技術上的基礎合作、促成日本企業取得臺灣高鐵新列車的訂單、推動醫療與鐵道領域在第三國市場的合作,以及建立日本農林水產品與食品輸出臺灣的平臺等。他說,這些經驗都令他深受啓發,也是他任內最寶貴的收穫。

服部崇指出,在臺期間,他也見證了日臺經貿關係許多亮眼的發展。例如臺積電於熊本設廠,加深了日臺在半導體產業的合作;2024年臺灣赴日旅客突破600萬人次,反映出日臺民間交流十分熱絡。

更值得他欣慰的是,臺灣也逐步放寬對日本五縣市農產品的進口限制,而且臺灣的龍虎斑、紅肉火龍果等農產品也可以出口到日本,日臺雙方在農產貿易的關係越來越鞏固了。

他記得3年前剛來臺灣時,前任代表給他4項功課「學中文、學中文歌、學高爾夫球,還有練酒量」。雖然當時他笑着點頭,但心裡卻暗自擔心「這些功課對我會不會太難了啊!」

服部表示,現在回頭看看,這4項功課卻成爲他與臺灣建立感情的重要橋樑,讓他不僅增進了語言和生活上的適應能力,也更融入了臺灣社會,並和臺灣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讓他不只是來工作,而是真正「活在臺灣」。

這3年來,他盡情體驗臺灣,「這片土地的迷人景色與人們的真摯親切深深感動了我」。每到週末假日,他總是喜歡到臺灣各地走走。他曾搭火車環島,欣賞沿途美麗的山海風景;也曾造訪綠島、蘭嶼、澎湖、金門、馬祖以及小琉球,親身感受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與在地生活。

在旅途中,他更驚喜地發現臺灣的美食,從夜市小吃到傳統料理,都蘊含着人情與歷史的滋味。「無論是牛肉麪、滷肉飯、還是臭豆腐,都成爲我對臺灣最深的記憶之一」。

服部也以日本短歌的方式,將臺灣美麗的風土人情與生活中的感動,用文字記錄下來,讓臺灣的風景和故事,永遠留存在他心中。

他說自己即將於7月30日回日本,並於7月日到經濟產業省復職。自8月1號起,將借調到京都大學經濟研究所,他期盼能結合在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的歷練與經驗,透過研究工作,爲促進日臺關係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