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湯圓要剋制 顧血糖5招一起來
湯圓熱量驚人,4顆芝麻湯圓約280大卡,應注意攝取量。(圖片來源/photoAC)
元宵節將近除了猜燈謎、逛燈會之外,民衆不免也會吃上幾顆湯圓應景,不過應當注意血糖的管理,避免糖尿病輕易找上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衆,應遵循「定期健檢、妥善監控、健康管理、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等5方式,及早掌握慢性病風險。
湯圓熱量驚人,4顆芝麻湯圓約280大卡、5顆包餡鮮肉湯圓約298大卡,相當攝取1碗白飯的熱量;因此,衛福部提醒,要吃湯圓時,建議將當天的飯量減少1碗,掌握主食替換的原則,才能避免熱量攝取過多。
糖尿病爲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2019至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達12.8%,相當於每8人即有1人罹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直到出現頻尿、口渴、疲勞、視力模糊或體重減輕等警訊時,血糖已嚴重飆升,多種慢性併發症風險增加。
除了遺傳因素,肥胖、睡眠不足、生活習慣不良均可能誘發糖尿病,一旦出現併發症損害器官,健康將難以挽回。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透過定期檢查追蹤,改善生活習慣等5種方式,可有效防範糖尿病。
1.定期健檢: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提供30歲以上民衆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可及早發現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100-125mg/dL)。透過「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臺」,民衆可評估未來10年內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風險,並依指引調整生活習慣。
2. 妥善監控:長期血糖控制不當,恐引發心血管疾病與腎病變等,建議民衆定期監測血糖,確保空腹血糖維持在70-99mg/dL,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3.健康管理:吸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高血壓、高血脂皆爲糖尿病高危險因子;若腰圍過粗、血壓偏高、三酸甘油酯超標或高密度膽固醇過低,合併血糖異常,罹病風險將增至一般人的6倍;民衆可至全民健保代謝症候羣防治診所進行詢問。
4.均衡飲食:建議以手掌或拳頭簡單掌握「全谷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與堅果種子」6大類食物的建議份量,並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以穩定血糖。
5.規律運動: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身體活動,如慢跑、登山、健走、逛燈會等:日常則應儘量增加活動量,秉持「能站就不坐」原則。
糖尿病防治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積極管理,民衆可以透過定期篩檢、健康飲食、運動與血糖監測等,降低罹病風險,避免嚴重併發症影響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