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新秀攜AI歌手唱進花蓮 《東Care》專輯展現臺灣多元文化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今(2)日舉辦首次「人模共創」專輯《東Care》新歌發表會。左起:歌手詠綺、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基姜、陳庭恩。(圖/ETtoday)
生活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今(2日)舉辦《東Care》專輯新歌發表會,吸引衆多音樂愛好者關注。這張專輯由太魯閣族歌手基姜(Kincyang Lihang)、陳庭恩(Pasang)、阿美族的詠綺(Usay Panan Sadipongan),以及AI歌手「洄佳」、「花瀾」共同參與,透過臺灣本地語言和先進聲音技術,打造出九首融合文化特色的全新AI流行音樂作品。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圖/ETtoday)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在致詞中指出,花蓮不僅是流行音樂的重要發源地,也是展現臺灣南島文化與母系精神的重鎮。他認爲,臺灣流行音樂一直以來融合了多元族羣的聲音,從阿妹(張惠妹)等早期歌手到原住民音樂,都展現高度代表性。進入AI時代後,人工智慧不再只是輔助考試或專業領域,更能成爲文化創作的夥伴。他強調:「我們選擇用自己的語言與元素,創造屬於臺灣的AI流行音樂。」
自2025年初基地啓用以來,已吸引超過兩萬人次參與創作,累積發表逾2,000首音樂。這次《東Care》專輯從22首共創作品中精選9首,主題涵蓋海洋冒險、族羣認同與家族情感等多元面向。例如〈啓航〉展現南島先民的航海精神,〈跳舞吧太魯閣族〉則傳達太魯閣族感恩祭的團圓氛圍,〈Hagay 存在〉以原民對多元性別的包容爲出發點,表達身分認同與和解。另有〈Iya Keisug 不要害怕〉,用族語傳遞對遠行子女的祝福,強調離鄉也能感受溫暖。
▲▼《東Care》新歌發表會吸引各界高度關注,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上圖前排右3)也特別前往花蓮現場。(下圖)現場表演者、與會嘉賓大合照。 (圖/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提供)
AI歌手「洄佳」與「花瀾」此次也正式亮相,現場帶來〈有一種搖滾叫花東〉、〈洄家不需要理由〉及〈花瀾也是種生活〉等新曲。專輯名稱《東Care》不僅呼應花東地區,也象徵AI歌手對文化的用心投入與對主流AI潮流的另類迴應。
杜奕瑾強調,AI的加入是協助創作者發揮情感和特質,而非取代人類創意。他表示,優秀作品來自創作者生命經驗的轉化,AI僅是延伸表達的工具。爲保障智慧財產權,基地已建立授權與分潤制度,確保創作者的歌聲資料專屬與自主,尊重其人格權與創作主體。
展望未來,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將持續推動原創音樂與AI共創,讓臺灣文化與聲音不僅在本地流傳,也能響徹國際舞臺。
▲杜奕瑾創辦人現場演唱花瀾也是種生活。(影/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