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龍旅行社董事長 包蕾創新經營 打造永續旅遊

遠龍旅行社董事長包蕾。圖/業者提供

「抓準時勢,調整步伐。」這句話不僅是包蕾的經營信條,更是她十年創業歷程中屢次逆轉困局的核心策略。身爲遠龍旅行社董事長,她帶領團隊從兩岸旅遊市場出發,歷經陸客斷流、疫情封鎖等重擊,轉而開創出一條融合公益、文化與永續精神的深度旅遊之路,成爲旅遊產業中的新典範。

包蕾帶着企業主與員工一起走入地方,結合當地民意代表、海巡單位與社福團體,展開一場場行動型旅遊。從淨灘、海廢清理,到爲偏鄉孩童發放文具與紅包,再到種下小樹苗、三年後回訪見證其成長,每一趟旅程不僅是風景的欣賞,更是連結土地與人的記憶。

「旅遊是一種影響力經濟。」包蕾認爲,旅行過程中產生的收入,也能反哺社會,成爲改變世界的一點力量。遠龍定期從營收中提撥部分利潤,支持各式公益行動,包括照顧偏鄉兒童與捐助在地組織。她甚至親自將頭髮留長再捐出,用行動展現對癌友的支持,也影響了她的員工與家人加入公益行列。

她不僅深耕臺灣,更期待未來有機會將臺灣的「公益旅遊」概念推向兩岸四地。例如她曾與全臺多所EMBA學院企業主聯合舉辦徒步環島活動,爲公益募得超過三千萬元,也透過這樣的方式激盪創業靈感、深化彼此連結。

女性創業者的柔韌與責任,作爲女性創業者,包蕾坦言:「我們比較柔軟,也比較能吃苦。」她認爲女性在旅遊業中具有高度親和力、溝通力與耐力,尤其在創業過程中能細膩處理各種壓力與挑戰,同時又不忘承擔家庭與社會責任。

包蕾一直相信,只要懷抱善念,全世界都會來幫你。創業的路不容易,尤其在旅遊業,面對市場變化、同業競爭與外在壓力,唯有堅持做對的事、走正的路,才能走得長遠。她常說「德不孤,必有鄰」,只要出發點是良善、目標是對社會有益的,就會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成爲推動的力量。

無論是公益旅遊、偏鄉關懷、還是種樹行動,遠龍旅行社不只是在設計行程,而是在推動一種價值、一個正向循環。她認爲成功的關鍵,不是去追逐利益,而是堅持做對的選擇,自然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