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公民街通車 總經費3890萬打通鎮區核心交通瓶頸
苗栗縣苑裡鎮公民街8日正式通車,拓寬後道路寬8公尺並設置人行步道,保障長者與學生行走安全。(呂麗甄攝)
苗栗縣苑裡鎮公民街8日正式通車,拓寬後道路寬8公尺並設置人行步道,保障長者與學生行走安全。(呂麗甄攝)
苑裡鎮公民街位於都市計劃區核心,鄰近鎮公所、圖書館、衛生所及客莊國小,是居民洽公與學童上下學的重要路段。過去道路僅4至5公尺,會車困難、尖峰時段易壅塞,長期成爲交通瓶頸與安全隱憂。歷經拓寬工程,總經費3,890萬元的公民街於8日正式通車,打通132公尺瓶頸,改善交通並提升鎮區通行環境。
苑裡鎮公民街位於都市計劃區核心,鄰近鎮公所、圖書館、衛生所及客莊國小,是居民洽公與學童上下學的重要通道。過去道路僅4至5公尺,會車困難,尖峰時段易壅塞,長期成爲交通瓶頸與安全隱憂。
隨着苗栗地區觀光產業發展,公民街原有狹窄道路不僅阻礙地方發展,也影響居民出行安全。公民街全長132公尺,串聯中華路、新興路與博愛路,是鎮區重要交通動線。爲改善交通瓶頸並提升生活品質,苑裡鎮公所向國土管理署爭取「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劃」補助,推動拓寬工程。
計劃效益包括:提升道路服務水準與居民生活品質、改善鎮內運輸效能與交通安全、建構道路網絡活絡當地產業、加速都市計劃道路開闢、改善居民通行品質、帶動周邊商家進駐,以及緩解市區交通壅塞問題。
鎮公所表示,總經費約3,89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逾1,590萬元,公所配合款逾2,299萬元。大部分經費用於土地徵收及溢價,其餘用於道路鋪面與改善工程,展現地方與中央攜手合作,共促地方發展的成果。
鎮長劉育育指出,工程歷經2任縣長、2任鎮長協商推動,自今年2月7日開工,9月16日完工,並於10月8日正式啓用通車,標誌多年交通瓶頸的終結。施工期間,公所於2023至2024年間召開4次公聽會及3次協議價購會議,廣納民意,順利完成41筆土地協議價購。施工過程曾面臨土地繼承及少部分地主意見不同的挑戰,但經多方協商順利完成用地取得,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劉育育補充,拓寬後道路寬8公尺,並設置人行步道,保障長者與學生行走安全。希望此工程成爲行人友善街道示範,帶動鎮內更多公共空間改善。
副縣長邱俐俐表示,公民街拓寬工程完成,不僅改善交通瓶頸,也象徵鎮中心公共設施完善的重要里程碑。她指出,衛生所後續搬遷與整備工程將陸續跟進,期望周邊設施更完整,使公所各項業務有效運作,並強調此工程展現人本概念,保障行人安全,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