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客方舟助力數字人“照進現實”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跟隨“民企顯身手奮進正當時”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客方舟”),探訪其如何助力數字人“照進現實”,在現實與虛幻之間建立連接。

2025年春晚,在芭蕾舞節目《伊人》中,舞蹈演員們輕柔的身姿與虛擬水面交織,一幅流動的水墨畫隨着演員起舞而緩緩展開;歌曲節目《棟樑》則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將歌手置身於雕樑畫棟的祈年殿之中……據悉,上述節目背後部分技術支持就來自元客方舟,公司已連續5年承接春晚節目製作。

“數字人是元宇宙的重要實體和生態。如果將AR/VR看作是元宇宙的入口,數字人可被看作是元宇宙的關鍵要素。”元客方舟虛擬內容製作中心總監劉家寧表示。

在首鋼園內的MAC元宇宙演藝製播科技中心,元客方舟工作人員展示了人體7D光場重建棚如何完成數字人制作的素材採集。據瞭解,體驗者站在一顆直徑6.6米、擁有756臺6色光源與100餘臺4K工業相機的“圓球”中央,只需要一分鐘就能完成人體特徵採集,白模重建則在半小時內就可以完成。

另外,在FZMotion光學運動捕捉技術實驗基地,元客方舟工作人員依託母公司元客視界自研的紅外光學運動捕捉相機和精準的剛體匹配算法、全新的骨骼解算器等進行更高精度的動作捕捉採集。

劉家寧表示,在2023年的春晚《當“神獸”遇見神獸》節目裡,就採用FZMotion運動捕捉系統結合智能動作遷移技術,生動還原了來自上古典籍中白澤、麒麟、貔貅等神獸的傳神姿態,打造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雙向聯動的“時空投影”。

凌雲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務總監胡伯源指出,基於多年建模經驗,公司積累了較好的技術儲備,目前數字人建模的效率大幅度提升,逐步構建了在虛擬人上的戰略領先優勢。同時,凌雲光在數字人領域產品化平臺進一步完善,爲通用產品打下良好基礎。“未來,隨着虛擬人產業生態與應用場景逐步成熟,虛擬人產品將會陸續進入到市場應用中,從To B走向To C,助力數字人技術發展。”

此外,元客方舟的發展也離不開近年來石景山區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劉家寧表示,以首鋼園爲代表的產業空間是吸引企業入駐的關鍵因素。例如,MAC元宇宙演藝製播科技中心的前身就是曾經的冬奧訓練場地首鋼冰壺館,這也成爲冬奧遺產再利用的典型示範。據統計,石景山區全區科幻企業總數突破230家,佔北京市總量近三分之一;2024年實現收入153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程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