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短篇小說:荻葉幽香||白海蓮(甘肅)

荻葉幽香

文/白海蓮

林曉的新家就在重型機誡廠職工宿舍樓羣裡,這幾棟50 年代蓋成的樓已住滿了人大多是建廠時來廠工作的老職工。與林曉工齡相當年齡相當的青年職工大多也到了領證結婚的年齡,他們或與父母同住在一套房子中,或住進所謂筒子樓裡單身宿舍中,過道門邊立一個小煤爐過日子。而林曉與他們相 比有所不同顯得很特殊,她的新房設在5棟2單元3樓的一室一廳帶廚房衛生間的房子。不得不讓人想她是個有背景的人。七十年代末人們的住房條件普遍都很緊張小青年更別幻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國家的政策是強硬的必須落實到位,這就是對守邊疆多年的復轉軍人給於住房等方面的優惠。林曉的丈夫趙宏 就是享受這政策的人。趙宏18 歲入伍到西藏軍區邊防部隊近十年轉業到重機廠被安排在廠保衛科經同事介紹與林 曉 相識相戀結婚成家。

林曉長得很耐看。她身材勻稱脖子肩膀及腿長得很有分寸不管穿什麼樣的衣服看起來流暢舒服,特別是她那長而直的鼻子就象畫家作畫時的點睛之筆使人的五官有一種獨特的氣質美。不論上班時還是在路上見到她那從裡到外的乾淨是第一印象,的確,任何時候她都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當你與她面對面交談時會看到乾淨的衣領襯托起白皙脖頸彷彿能嗅到其散發一陣陣清香。她和一同進廠的女孩一樣大多數時間都只穿一身藍色勞動布工作服,遠遠的看她又會覺得她與那些女孩有一點區別,象個過去或銀幕上看到的大戶人家小姐。星期天吃完晌午飯她對趙宏說“今天我就不回家看媽了張玉玫說她下午來咱家,這傢伙有時間沒見到她了不知道成天忙什麼呢大概有對象了吧 把 我這個老朋友甩到腦後了 ”趙宏列列嘴笑笑說“人家也該忙着談戀愛了,哪象你一樣四平八穩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啊 ”林曉推一把趙宏“你走吧別煩我了”語氣裡帶幾分嬌嗔。趙宏穿好鞋回頭看一眼林曉開門走了。林曉拿起小圓桌上的透明玻璃水壺走進廚房,她往 壺裡放進燒焦的紅棗茶葉冰糖衝入開水,每天她都要泡一壺棗茶這是她的習 慣,因爲她從小在姥姥家生活這是她從姥姥那裡養成的習慣,天氣熱時尤其到了伏天她也象姥姥那樣將棗茶換成菊花茶。張玉玫一來家裡氣氛就不一樣了,就象飯店後堂般熱烈叮呤鐺啷的。她那大嗓門一般問候的話她說出來就象有幾個人在爭吵“自從參加完你的婚禮快半年了總是沒空到你這來咱們聊聊天...... 張玉玫和林曉是同班同學,從小學到中學在班裡幾十名學生中她倆屬學習成績前幾名那一撥自然而然的她們倆走得很近關係一直很親密。高中畢業恰逢響應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幾乎整班同學集體下鄉去了,林曉沒去,因爲她是獨子留城分配到重機廠資料室工作。張玉玫插隊其作爲是轟轟烈烈的,生產隊按排什麼活她都是全力以赴從不消極馬乎。無論夏收春灌還是冬天農業學大寨挖山填 溝平田整地做什麼事不惜力,她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英雄兒女》,王芳那種戰火硝煙裡的青春之美或許成爲她心靈深處激情所在吧。她的這種幹勁也被人們認可先後評選爲知識青年先進代表出席縣裡舉行的表彰 大會,公社農 業學大寨標兵。林曉還記得那年她回家探親給林曉帶回來一個竹編的藍子,說是她們村老匠人編的。回城後張玉玫在自來水廠團委工作,一年也見不到她幾面。“快把你手上織的活計收拾起來吧,別以爲結了婚的女人就變成小媳婦了。”張玉玫說。林曉特別喜歡佈置自己的家,雖然住的樓房從外表看破舊不堪,樓道的牆已沒有原有的白色落滿塵土灰濛濛的,牆上小孩畫的塗鴉五麻六道。樓梯年久失修以後水泥剝落殘垣斷壁似的。可進入林曉的新房別有洞天,雪白的牆上掛四幅印刷版的梅蘭竹菊,兩把椅子中間放一 個小茶桌鋪着白色帶漏空花的桌布。窗簾很飄亮,她用白色細線鉤織自制蕾絲垂掛下來把強烈陽光直射進屋的光線遮擋住白天房間光線很溫潤。蕾絲之外的那層窗簾是蘋果綠底色印有淡黃色圖案花的布料。窗戶兩邊小掛鉤林曉將簾布分別攬起來。林曉感覺兩把椅子擺在那裡顯得很禿便把廠裡發的白棉線織成的老保手套拆成線又找了包染料染成 黃色,也就是現在她手上織的活。用這黃線織成尺寸不同的布料然後將其製做成一個椅套準備把椅子打扮起來。“高考恢復兩年了我們應該最後搏一把。”張玉玫興奮地說。“我把高中課本找 全了複習一下。哎! 我參加晚上辦的高考複習班一中講歷史的周老師講得特別好。。。。。林曉邊織手上的活邊擡頭看着張玉玫說“你不看自己多大歲數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又想起上學的事來。”“怎麼了,我知道的幾個老三界的又重新上大學了。他們不比我們歲數大。再說了現在各行各業缺人才彌補斷層現象這對我們是多好的機會啊。你的底子比我好高中成績總能考到我前面就這樣放棄這個機會了? ”林曉放下手裡的活無奈地說“趙宏家在農村弟妹父母有什麼事都找他,他又是一個顧家的人,我父母特別是我媽一身的慢性病不能累着我三天兩頭要過去幫着洗洗涮涮哪能靜下心來學習呢,算了吧。但我支持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心想事成。”她們倆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想起什麼說什麼。

三十多年過去了,林曉其間搬了兩次家。一次是由5棟搬人1棟也就是一位車間主任因調動去外地工作林曉由一室一廳調到兩室一廳的。一次是林曉在市區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林曉在生活上可以說是一個十分講究的人,比如整理佈置屋子比如泡茶清理衛生要求家大人小孩回到家裡必須穿家居服方方面面有章有法。林曉不是那種人們常說的有潔癖的人,也不是矯情作做之人,就是生活中每一個細節很講究。這種講究表現的渾然天成自然而然很舒服很享受。趙宏從小在農村長大和林曉一起過日子很不適應,結 婚前十年就生活習慣這點沒少和林曉嘔氣鬧彆扭,甚至想到過不下去的念頭。有一次他對林曉說:“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太麻煩,普通人又不普通。人嘛,吃飽喝足貼個肚子外面走走回到家橫躺 豎臥不挺好嘛。 ”林曉因此也氣的夠嗆,每次出差回來家裡都亂糟糟的。餐桌上的桌布被揭下來放到一邊花瓶裡的鮮花乾枯雕謝桌上放些向日葵瓜子用罐頭瓶泡的茶水,廚房更別說了鍋碗瓶罐上落滿了灰塵。回到家的林曉不顧疲勞整理清洗歸置忙活幾天。

林曉在生活上從不含乎十分講究。不管住什麼樣的房子她都把屋子裡收拾得乾淨整潔,富有一種獨特的美感。第一次調配到兩室一廳的房子,她添置了簡易沙發茶几將原有小圓桌換成餐桌。她買了幾乎整匹的月白色布料下班回到家裡閒下來時她把這匹布裁剪爲桌布沙發背稱巾窗簾及垂簾,然後一件件鋪展在桌上用複寫紙秀花圖案紙透明紙疊於其上描圖。桌布四角的花加兩道十子線,沙發背襯巾的波浪紋加些小花餐桌布。。。。。。月白色布料配以湖藍色秀花線顯得素雅清靜。林曉一有空閒時間就坐在靠窗邊的椅子上秀花。年底過春節前清掃完屋子把自己用了近一年的秀品換上屋子裡煥然一新如想象中的一樣素靜明亮。林曉高興地對趙宏說“怎麼樣”趙宏就倆字“還行。”林曉從小就愛吃姥姥做的紅悶醬肘子軟爛濃香,長大成家後每逢節假 日她都去菜市場買回這些食材極力回憶着姥姥的味道。林曉的姥姥家以前在當地開茶莊做生意很富有,家裡在衣食住行方面十分講究。解放後 公私合營上交國家,林曉從小看到不管什麼食材經姥姥的手做出來就成了一道精美的菜餚。小花捲配紅悶醬肘子是林曉家常吃的一道美食林曉將醒發好的面擀成薄片抹上清油再灑一點紅曲粉綠色的香豆粉一層層疊放捲成卷切成一個個小面胚用手擰成花捲上籠蒸熟。出鍋的小花捲冒着熱氣放到盤子裡擺上餐桌象一朵朵盛開的菊花。趙宏常常一臉不高興地說“你把饃蒸大些,飯嘛,吃飽爲原則,搞得象藝術品 。。。。。。”

在市區買的那套三室兩廳是真正屬於林曉自己的房子。她委託了裝修公司告訴他們要設計成新中式,她曾去蘇州園林遊覽那裡園林佈局的美使她深受感動,也引起她很多想象———— 當時居住在園林裡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他們穿衣的款式他們生活中都用些什麼。搬入新房她沒有挪動舊房裡任何一個傢俱按照中式風格她買了中式傢俱包括沙發也是中式的。張玉玫來了她大聲說“老同學,知道你搬過來了我第一時間給你暖房啊。”一邊說一邊觀賞,頻頻點頭稱讚“這簡直可以說是趙林公館了麼。”“你別那麼誇張,不過是新房添了幾樣傢俱而已。”張玉玫穿條牛仔褲上身穿件藏藍色西 服,齊耳的短髮中摻雜幾絲白髮臉上皮膚有些粗糟鬆弛比林曉顯得老象。多少年來張玉玫只要見到林曉都要說幾句“你就不應該放棄考大學,放棄就等於放棄自己。。。。。”張玉玫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市文化局社會文化處 工作,上情下達市屬個單位她都跑遍了她經常是把拿到手的材料逐一細讀然後提取其主要部分彙總成文字報告交由上級領導過目。日常事務性工作繁雜鎖碎有時她把文字材料帶回家晚上在臥室桌前坐下打開臺燈仔細閱讀。這時她丈夫會把廳裡的 電視聲音調小在屋裡囁手囁腳輕輕走路。機關工作性質不象是作家出一本書,所有的辛苦個人能力及水平一目瞭然。老 處長快退休了,有一次他找張玉玫談了話,說張玉玫工作能力強肯幹錯過了幾次提拔的機會,這次不論怎麼說也該輪到了。老處長語重心長說“我在局長面前可是力挺你哦 我退下來這處長的位置一定是你,你在 思想上有個準備吧。說完老處長拉開身前桌子抽屜取出一本書遞給張玉玫希望她認真讀一下。《卡耐基管理學》張玉玫明白人際關係很重要也聽人說過這樣的話 工作能力只佔20%,80%是人際關係。這話張玉玫以爲有點過了,她始終認爲實事求是 是一個原則在這個原則的前題下尊重每一個人理解寬容每一個人才能建立正常人際關係。她一直很排斥俾視那種把工作關係搞得象江湖處事那樣諸如請客吃飯打麻將打牌送禮建立情人關係等,但這就是社會現實裡的潛規則處長送她這本書不言自明。可事情就是這樣,前段日子處裡新處長上任是下面文化館一名幹事聽說他姐夫是市委哪個部門的領導。“今天我已醒好面了給你蒸花捲做紅悶肘子。 ”說着林曉起身走入廚房,張玉玫看到老同學勻稱的身材依然如故輕鬆自然的樣子腦海裡閃現這樣的話語,生活如果是遼闊原野上的小河,河邊鮮活的蘆荻葉在微風中飄然而動一定會散發出幽幽清香領人陶醉。

(本文系水緣微小說(ID:sy_wxs)原創首發,作者:白海蓮)

作者簡介:白海蓮,女,1955年8月出生,漢族,籍貫:陝西省延長縣,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學歷:大學,專業:漢語言文學;退休前曾就職於:蘭州電力技術學院、國網甘肅省電力培訓中心;職稱:中級講師;授課《語文》(中專大專版)、《應用文寫作》等課目,執教年限長達二十餘年。本人是文學愛好者,喜好創作,作品曾經多次發表於《飛天文學》、《水緣文學》、《人民作家》和《中華詩藝社》等多種雜誌;《甘肅日報》文學副刊、《蘭州晚報》文學副刊以及散文刊登於《中國電力報》等等報刊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