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戰火、烏克蘭籍「新生」東大畢典分享勇敢追夢歷程
東海大學111年畢業典禮邀請畢業於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師範大學(HNPU)的21歲烏克蘭籍碩士新生賴珈翎爲畢業生進行演說。(東海大學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東海大學111年畢業典禮邀請畢業於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師範大學(HNPU)的21歲烏克蘭籍碩士新生賴珈翎爲畢業生進行演說。(東海大學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東海大學畢業典禮於11日上午在路思義教堂舉行。(東海大學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東海大學舉辦111年畢業典禮,現場邀請畢業於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師範大學(HNPU)的21歲烏克蘭籍碩士新生賴珈翎爲畢業生進行演說,她指出戰火雖讓她的學習中斷,但若放棄一切意味放棄自己,所以她選擇遠離戰火來臺灣唸書,整場演說令人動容。
東海大學畢業典禮於11日上午在路思義教堂舉行,今年共有學士、碩士及博士生共3484名畢業生,校方也特別邀烏克蘭籍新生勇敢分享生命所遇到最艱困的際遇,創下東海有史以來首度邀請「新生」爲「畢業生」演講的紀錄。
東大校長張國恩致詞時也同樣呼籲畢業生要學會克服困難,更要致力提升自己知識與判斷力,這樣在網路時代下才能辨別是非,知道誰在社羣媒體上面亂說話。
21歲的賴珈翎指出戰火雖讓她的學習中斷,談到馬立波市數度哽咽說:「那裡已經有四萬人喪生,土地被腐敗的屍體污染。」
她也指出,「2月24日,凌晨3點的新聞報導說:俄軍準備進入哈爾科夫。從來沒有體驗過戰爭的我,不敢相信二戰電影中的恐怖畫面會在現實中上演」戰爭開始了,讓她發抖了起來,20分鐘後,聽到了人生中的第一聲砲響,一天內,戰爭讓她們都失去了所有的夢想,大家心裡只有一個希望-活下來。」
賴珈翎說:「我先申請中研院的計劃但沒有通過,後來得知東海大學也啓動遠離戰火烏克蘭學生來臺就學的計劃就參加了,終於能在四月底順利地抵達臺灣,我很喜歡東海,覺得臺中比臺北好,這裡像是我的家,讓我又充滿希望。」賴珈翎強調,想把這份希望傳遞給在場的每一位畢業生同學: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樣的絕境,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尤其不要放棄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