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逆襲登頂,騰訊“大力出奇跡”能維持多久?
新年之後,不少人都已經被微信上無孔不入的“下載元寶,使用DeepSeek R1”廣告包圍。一個月的時間不到,靠着騰訊在營銷投流上的“鈔能力”,元寶逆襲DeepSeek登頂。
3月3日晚,騰訊AI聊天機器人App元寶在蘋果中國區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升至第一,DeepSeek落到第二,字節跳動豆包排第四。
相比字節跳動、阿里、百度等一衆競爭對手,騰訊最晚入局To C (面向消費者)AI助手應用。2024年5月,騰訊發佈基於自研混元大模型的AI助手APP“元寶”,2025年3月宣佈上線電腦網頁版“元寶”,晚了對手至少半年以上。
直到今年年初時,元寶在一衆主流的AI APP中都還沒有多少存在感。在APP數據庫平臺QuestMobile統計的2024年AI原生APP用戶規模TOP 20榜中,騰訊元寶只排第11位,月活用戶規模僅210萬,被“AI APP三強”豆包(7552萬)、Kimi(2101萬)、文小言(1224萬)遠遠甩在身後。
而改變幾乎就在DeepSeek新年爆火後一夜之間發生。
相比競爭對手們,這次騰訊成了動作更快的那一個。在同行還沒正式敲定接入DeepSeek前,公司搶先在2月13日官宣接入“滿血版”DeepSeek R1。緊接着便開始全網宣傳投放,微信、小紅書、虎撲、B站、知乎等多個平臺,一時間涌入大量的騰訊元寶廣告。
元寶在騰訊內部的優先級也被不斷提高。此前界面新聞報道,整個二月,騰訊內部在緊急協調部署,推動微信接入DeepSeek支持微信搜索功能。微信搜索現階段並未完全接入DeepSeek,只開啓了簡單功能,當用戶點擊微信對話框頂部的搜索欄進入微信搜索時,能看到“下載元寶(體驗 DeepSeek-R1)”的提示與跳轉鏈接。另外,“微信九宮格”的生活服務欄也新加入了“元寶下載”入口。
騰訊元寶在大廠AI APP的排行榜上成功逆襲。QuestMobile數據顯示,自2月13日接入整合DeepSeek R1大模型,至2月18日,元寶日活躍用戶規模突破109萬,躍居AI原生APP行業第7位,使用次數與時長也有增加。
一位負責互聯網大廠投流的營銷供應商告訴界面新聞,騰訊在元寶上的投流打法複製了去年字節跳動豆包“大力出奇跡”的推廣模式,通過自家產品生態自帶的流量中心優勢(字節主要依賴抖音、今日頭條,騰訊依賴微信),再加上大規模廣告投放引流。唯一的區別是,字節跳動投流的宣傳對象主要是自家的“豆包”AI模型,騰訊則幾乎爲每一條元寶廣告都貼上了“DeepSeek”標籤,自家混元模型反而沒有太多曝光。
騰訊接住了DeepSeek的流量
DeepSeek出現前後,騰訊對AI業務的看法有一番徹底的改變。
有騰訊人士曾對界面新聞表示,由於通用AI大模型的商業前景尚不明朗,騰訊去年很長一段時間都將其視爲防禦性業務。儘管公司也推出了混元大模型和騰訊元寶APP,但推廣策略並不像字節、Kimi這樣的廠商那樣激進,大部分投流都在自家的生態當中,並且內部投流的優先級也比較靠後。
但當DeepSeek出現後,這種觀點迅速發生了變化。
DeepSeek新年前後發佈R1爆火出圈,18天內便實現了的1600萬次下載,不到一週時間,其日活躍用戶數超過3000萬。短時間內涌入的大量用戶使得DeepSeek服務器告急,網頁APP頻繁卡頓。不少公司都看到了新的增長機會,都希望通過部署DeepSeek開源模型爲自家產品引流。
騰訊管理層先是迅速拍板元寶部署滿血版DeepSeek R1,後又很快宣佈開放內部最重要的產品微信將接入DeepSeek開發“搜一搜”功能。這條消息傳出,騰訊股價次日大漲7%,一度衝破500港元,達到2023年以來的最高點。
而在微信正式接入DeepSeek前,騰訊先將“接住”DeepSeek流量的重任交給了元寶。騰訊旗下APP這次也幾乎全員出動,爲元寶引流,不僅包括微信生態的公衆號、朋友圈、小程序、搜一搜、公衆號文章底部,還有QQ瀏覽器、騰訊視頻、騰訊新聞、QQ音樂、搜狗輸入法等騰訊家族App的開屏廣告。
騰訊的引流宣傳也十分直接,將自家產品元寶與DeepSeek通過關鍵詞綁定在一起。在DeepSeek因短時間大量用戶涌入造成服務器頻繁卡頓後,元寶直接打出“提供流暢版滿血版R1”標語來吸引新用戶。
上述投流供應商認爲,騰訊這波投流渠道大多都選擇自家的內部產品渠道,雖然互聯網大廠爲扶持戰略產品在內部渠道投流時可享受七折或更低的折扣優惠,但這一波大規模投流下來仍然耗資不少。
據《財經天下》從第三方數據平臺AppGrowing平臺處瞭解到,從2月13日到2月27日,騰訊元寶在27天裡投放共花了2.81億元。
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整個AI行業的月投放量。QuestMobile首席產品官段林峰告訴界面新聞,QuestMobile後臺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AIGC行業硬廣告整體月均投放2.11億元,而現在騰訊元寶一家就超過了行業整體的投放水平。
特別是在馬化騰2022年向高管喊話“不相信買量”後,這樣的大手筆投入買流量的動作更加罕見,可以看出騰訊這次對元寶的重視程度。
去年,AI助手應用的投流大戰異常激烈,前有Kimi,後有豆包,各大平臺爲搶佔用戶流量投入大量資源。然而燒錢投流一年後,DeepSeek橫空出世,APP上線10天時間,日活就超過豆包、Kimi,成爲了市場的攪局者。而騰訊元寶又利用“豆包+DeepSeek”加入了流量的爭奪戰。
“騰訊元寶的營銷投入屬於行業普遍操作,買量也是重要的引流方式之一。”段林峰認爲,投流策略的核心目標是快速獲取用戶,騰訊元寶今年大規模規模投流一方面反映出了其搶佔市場的迫切需求,也意味着當前市場處於一個高度競爭環境中。
大廠AI應用的戰爭仍在繼續
對元寶來說,靠接入DeepSeek,再加大規模投流只是第一步,如何提升留存率、維持市場份額是更大的考驗。
而在前期買量實現下載量、日活躍用戶量等拉新數據快速增長後,將新用戶轉化爲長期用戶的留存率指標至關重要。例如7日及30日的留存率、與競爭對手產品用戶重合率等數據。界面新聞從QuestMobile處獲得數據顯示,騰訊元寶1月份活躍用戶與豆包APP用戶重合率超過了40%。元寶要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則必須爭取到這批徘徊客戶。
而整個AI應用市場,前有DeepSeek靠爆炸式自然增長打敗燒錢投流,後又有騰訊元寶利用“豆包+DeepSeek”逆襲DeepSeek,競爭態勢也變得更加複雜。
去年爲Kimi激進投流的月之暗面放緩腳步。界面新聞報道,月之暗面內部已決定大幅收縮產品的投放預算,包括暫停多個安卓渠道的投放,以及第三方廣告平臺的合作。這家明星AI公司不得不開始正視市場長期詬病的“燒錢換增長”的弊病,公司創始人楊植麟去年11月也在活動上介紹,提升用戶留存率是Kimi當前的核心任務。
字節跳動的AI重心仍然在豆包上,旗下今日頭條、抖音等主要產品至今都還未正式接入DeepSeek。在今年2月13日舉辦的字節全員會上,字節跳動CEO樑汝波給豆包等AI業務提出的新年目標主要有三條:相比追求日活,追求智能上限;探索新的交互;加強規模效應。
騰訊近期也針對元寶進行了內部的組織架構調整,將元寶產品團隊整體由偏中後臺技術支持的TEG部門(技術工程事業羣)調整到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調整後,“元寶”交由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負責。吳祖榕此前對於產品拉新增長經驗豐富,曾帶領騰訊會議245天內實現產品用戶數突破1億。
元寶在接入DeepSeek後嘗試了一系列二次開發。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後,騰訊又密集推出圖片理解、微信文件解析、長圖分享等一系列功能。此外,騰訊自研的混元 T1 深度思考模型也在元寶開啓上小範圍測試。
而目前市場上各家的To C聊天機器人主要功能大都免費,只要在產品沒有拉開本質差別前,投流依然是一項投入大於產出的工作,燒錢換增長就無法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