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虧公告披露當日股價反漲停!南京商旅上半年淨利潤同比預降近八成,“旅遊+商貿”雙主業成效待考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敬 北京報道
7月2日,南京商旅(600250.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爲600萬元至900萬元,同比減少67.40%至78.27%;扣非歸母淨利潤爲550萬元至850萬元,同比減少17.34%至46.52%。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南京商旅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最高同比減少近八成,但披露業績預減公告當日,股價卻強勢漲停,次日股價再度微漲2.57%,收報13.18元/股。此外,今年6月以來,該公司股價呈現震盪上漲的趨勢,並多次觸及漲停板。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南京商旅曾高調回應最近大熱的“蘇超”聯賽。6月10日,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蘇超”火爆出圈,帶動了江蘇省的文旅消費熱情,體現了體育賽事對經濟活動的拉動作用,預計對南京旅遊市場也將產生積極影響。此外,今年5月,南京商旅新增“低空經濟”概念。
對於股價異動原因,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分析稱,市場關注點集中在文旅復甦、資產重組、低空經濟佈局等方面。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在業績下滑背景下仍追捧該股,非基本面因素起到了關鍵驅動作用。
針對業績預減及股價異動情況,本報記者致函南京商旅尋求迴應,但截至發稿前公司未予置評。
非經常性損益減少,旅遊服務等業務板塊業績下滑
南京商旅預計,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僅爲600萬元至9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大幅減少1860.7萬元至2160.7萬元,同比降幅高達67.40%至78.27%。
在公告中,公司將利潤的大幅下跌歸咎於兩大因素:其一是非經營性損益的減少——上年同期因子公司破產清算確認了大額投資收益,這部分“意外之財”構成了去年業績的重要支撐,而本期缺乏此類特殊收益支撐;其二是子公司旗下旅遊服務等核心業務板塊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預計爲550萬元至850萬元,同比減少17.34%至46.52%,降幅相對歸母淨利潤雖然較小,但也顯示了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持續弱化。
實際上,這一經營困境在2024年已初現端倪。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6億元,同比下降9.31%;雖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3.69%至4564.01萬元,但增長完全依賴非經常性損益支撐。數據顯示,公司通過子公司破產清算確認投資收益、訴訟回款等途徑獲得非經常性收益合計3998.48萬元。若剔除這部分收益,扣非淨利潤僅剩5.66萬元,同比暴跌81.78%,主營業務幾近虧損。
2024年,公司營收下滑主要源於貿易業務和零售業務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出現不同程度波動。其中,貿易業務收入下降,零售業務營收也有所減少,全年實現營收0.90億元,同比下降40.41%。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新增的旅行社業務在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0.73億元,有效補充了整體營收規模。南京商旅曾在年報中評論該板塊“成爲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然而從最新業績預告來看,這一新業務尚未能有效抵消傳統業務的下滑趨勢。
迴應“蘇超”,還想講低空經濟故事
記者注意到,7月2日業績預減公告發布當日,公司股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強勢漲停,收報12.85元/股,總市值達39.91億元。次日股價繼續逆勢上揚,漲幅2.57%,收於13.18元/股,市值突破40億元大關。
梳理公司近期股價表現可以發現,南京商旅早已成爲資金關注的焦點。2025年6月以來,公司股價呈現明顯震盪上漲趨勢,多次觸及漲停板。
近日,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成爲當下中國足球乃至體育圈最火爆的話題,在此輪“蘇超概念”行情中,包括南京商旅在內的多隻江蘇地區文旅類上市公司股價均出現明顯異動,形成板塊聯動效應。
6月10日,南京商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迴應“蘇超”聯賽相關提問時表示,“蘇超”火爆出圈帶動了江蘇省文旅消費熱情,預計對南京旅遊市場也將產生積極影響。公司股價隨即迎來連續兩個交易日的漲停行情。
此外,南京商旅正在推進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控股股東南京旅遊集團持有的南京黃埔大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黃埔大酒店是南京市知名四星級酒店,2023年實現營收9048.35萬元,歸母淨利潤552.96萬元;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5315.19萬元,淨利潤411.62萬元,客房出租率達83.54%,平均房價387.72元,經營指標優於行業平均水平。若重組完成,南京商旅將新增酒店業務板塊,進一步完善文旅產業鏈佈局。
該重組事項曾因評估資料過期被上交所暫時中止審覈,但6月28日公司公告已收到恢復審覈通知。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尚需上交所審覈通過並經中國證監會註冊後方可正式實施,能否最終完成仍存在不確定性。
知名商業顧問、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旅遊+商貿”雙主業發展戰略確實具備協同邏輯:商貿板塊現金流穩定、風險低,旅遊板塊波動大但趨勢向好。收購黃埔大酒店是爲構築酒店端能力,從而打造完整服務鏈。
“只是目前旅遊服務板塊利潤下降,意味着在轉型推進中仍面臨市場需求恢復不足、運營效率有待提升的問題。要形成長期競爭力,仍需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品牌、提升服務體驗,否則中途收購的酒店資產可能成爲負擔。公司能否依靠南京本地文旅資源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是關鍵。”霍虹屹表示。
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南京商旅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馬煥棟表示:“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南京新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江蘇萬有控股有限公司、南京玄武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合資設立江蘇萬有低空飛行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元,公司持股25%。新設參股公司將立足南京,設立城市空中交通運營中心,開展eVTOL城市空中觀光,持續打造南京低空應用場景。目前,該公司尚處於培育期。”
對於江蘇萬有低空飛行有限公司的成立,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本報記者指出,低空經濟作爲新興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投資者對公司在低空觀光、體育旅遊等新業態的佈局充滿期待,認爲這些業務有望成爲未來的增長點,從而推動股價上漲。這種對新業務的樂觀預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公司當前的業績表現,更多的是基於對公司未來業務拓展的想象。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