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透了,今天還悶熱嗎?

近日,鄭州出現了明顯降雨,昨天下午,不少地方更是下起瓢潑大雨。剛剛,看看鄭州哪兒下的最大?小編和市民一樣,已經感覺到了明顯的涼爽。大量降雨後天會變涼快,背後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一、降雨類型與熱量留存

本次降雨屬於典型的對流性降雨,主要由低槽系統與冷空氣共同作用形成。此次降雨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暖溼空氣被冷空氣強烈擡升,地面附近的熱量被大量帶走,導致溫度下降。

二、氣壓變化與通風效應

降雨通常伴隨着低氣壓系統的移近或過境。在低氣壓控制下,空氣密度降低,氣壓下降,導致水平氣壓梯度力增大。這促使空氣流動性增強,風速加大。增強的氣流(風)顯著促進了地表與空氣之間以及不同氣團之間的熱量交換與擴散,加速了環境熱量的流失。

三、地表熱量交換與蒸發冷卻

雨水降落沖刷地表(地面、植被、建築等),通過熱傳導和蒸發過程使其快速冷卻,形成局部低溫區。更爲重要的是,雨水在地表或物體表面的蒸發過程是強吸熱過程。這部分熱量直接取自周圍環境和地表,導致環境溫度顯著降低。同時,雨滴在降落過程中不斷與較冷空氣混合,也有助於降低近地層氣溫。

四、太陽輻射的削減

降雨期間及雨後一段時間內,天空中殘留的雲層持續存在,如同一個巨大的屏障,有效阻擋了大部分太陽短波輻射直接到達地面。這使得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大幅減少,中斷或顯著削弱了主要的外部熱量輸入來源。在缺乏太陽輻射加熱的情況下,前述的降溫過程得以維持甚至加強。

安全提示

涼爽的體感雖令人舒適,但需謹記,強降雨往往可能會帶來洪澇、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風險。當前強降水過程尚未結束,請廣大市民朋友務必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佈的預警預報信息,注意出行安全,做好必要的防汛準備。

安全第一,切勿大意!

來源:管城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