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解千萬人“缺水”之渴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重慶雖坐擁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過境,水資源豐富,但分佈不均,尤其是渝西地區面臨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問題。渝西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僅581立方米,爲全市人均水資源量的三分之一。爲解決這一問題,重慶市全面推進水網建設和水利惠民項目,其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成爲關鍵。

3月22日“世界水日”之際,記者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後,每年將從長江、嘉陵江“提水”10.12億立方米,惠及渝西地區近千萬城鄉居民,生活和工業供水保證率將提升至95%,農業灌溉保證率提升至75%。

渝西地區包括沙坪壩、九龍坡、北碚等12個區縣,面積1.18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千萬。經過多輪調研和規劃論證,重慶市確定了通過泵站、調蓄水庫、輸水管線從長江、嘉陵江調水的方案,形成“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組團”的水資源配置格局,構建水安全網絡保障體系。

經過3年多建設,渝西工程的“龍頭”——金剛沱泵站主體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工,即將進入機電安裝階段。金剛沱泵站是渝西工程最重要的控制性節點工程,超過一半的供水來源於此。該泵站抽取能力強大,額定抽取能力爲28.6立方米每秒,僅需80多秒即可注滿一個標準游泳池。

重慶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渝西工程正加速推進,截至2月底,已完成投資進度85.76%,工程實體總量超87%,預計將比計劃提前4-6個月完成。整個工程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渝西地區的缺水問題,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是重慶市水利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標誌着重慶在水資源調配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爲千萬居民解決了“缺水”之困。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