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烏實戰經驗創1,474億軍火大利多 俄不到2個月和15國籤軍售約
俄羅斯「亞爾斯」(Yars)陸基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軍備2024年5月在莫斯科「勝利日」(Victory Day)閱兵式中展示的資料照。(路透)
儘管俄羅斯因爲2022年2月侵略烏克蘭,受到西方嚴厲制裁,但國營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執行長米科夫(Alexander Mikheev)最近揭露,到 2024 年底,俄羅斯軍工複合體的訂單組合將達570億美元(近1.9兆臺幣)的歷史新高,而按當前匯率計算,相當於超過 5.1兆盧布。這成就是在全球對俄製武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取得的,尤其是在世界各地衝突瞬息萬變的情況下。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17日報導,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Abu Dhabi)舉行的 2025 年國際防務展(IDEX)中,俄方直接汲取了現代實戰經驗,展示了一系列經過不斷升級的先進軍備。米科夫強調,展會的主要重點,在於凸顯俄羅斯在製造武器裝備,還有加以現代化上的廣泛方法,而最近的實戰經驗,不但提供了情資,也加強了這戰略。
「我們展覽的整體理念,就是展現俄羅斯在各式武器上創新和現代化的全方位取向,將現代戰爭的經驗全考慮進去。而這要素已促使我們在2025年與15個盟國簽署了價值超過45億美元(約1,474億臺幣)的合約,」米科夫強調,俄羅斯在全球防務市場上的擴張。
隨着俄羅斯在敘利亞和烏克蘭等國參戰,已顯著塑造俄方軍事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角色。俄羅斯透過相關行動獲得的實戰經驗,使軍事設計師得以改良他們的系統,好更符合當代戰鬥需求。
而俄羅斯軍售出口組合不斷成長的關鍵在於,它能提供適合不同地緣政治背景的多樣化武器。曾高度依賴西方防務供應商的國家,如今也轉向俄羅斯,尋求既符合成本效益,又能提高戰略獨立的解決方案。而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俄羅斯迴應美國F-35的Su-57戰機。
對身受美國主導聯盟和制裁壓力的國家來說,重新調整這類地緣政治尤其重要。許多國家擔心與西方國家太過緊密聯繫,帶來潛在風險,而急着將防務供應商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