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憂鬱 調亮室內燈光助放鬆
許多人一遇雨天、天色昏暗,就會開始感到憂鬱、提不起勁。圖爲沒有攜帶雨具的民衆被淋成落湯雞。(範揚光攝)
(太陽星提供)
近來不時會下場大雨,許多人一遇雨天、天色昏暗,就會開始感到憂鬱、提不起勁,感覺很「阿雜」,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小題大作。專家指出,「雨天憂鬱」其實是很自然、常見的生理現象,原因在被稱爲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以及和睡眠、情緒息息相關的褪黑激素,在陽光不足時下降。要改善雨天憂鬱,不妨將室內的燈調亮,做瑜珈、健身操等,也可吃香蕉、喝菊花茶或牛奶,幫助心情放鬆。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雨天或陰天會感到憂鬱,這是非常自然、常見的生理現象,就像同樣的地方,「風和日麗」和「陰雨綿綿」感受就有所不同。在昏暗的環境中,人們也較感到壓抑、警覺或沒有動力。雨天也確實會影響行動,導致社交受限、無法出門,使孤獨感增加、精力下降,進而感到憂鬱。
楊聰財表示,被稱爲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以及和睡眠、情緒息息相關的褪黑激素,在陽光不足時便可能下降,使人情緒低落。而仰賴陽光攝取合成的維生素D,也和情緒調節有關,缺乏時便也容易影響心情。血清素等荷爾蒙變化,也會進一步影響腦部杏仁核、前額葉皮層等負責調節情緒的腦部結構,使人們更容易感到低落。
雨天憂鬱雖然是常見且自然的生理現象,但若時間太長,陰雨過後也沒有恢復,且已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等,就不能置之不理。楊聰財說,本身就存在憂鬱症等身心疾病者,遇上雨天時,可能會誘發負面感受,出現食慾改變、注意力不集中、感覺毫無價值感等,甚至出現輕生念頭,建議這類患者在感覺到稍有動力時出門、找親友陪伴、尋求身心科等專業協助。
至於一般民衆,想改善雨天憂鬱,不妨在雨天時將室內維持明亮,把家中的燈全開,或使用光療燈等方式模擬自然光,也可以做簡易的運動,例如瑜珈、原地跑跳、健身操等,維持精力。同時,持續保持社交,即便下雨也避免讓自己獨處。
飲食上,楊聰財建議日常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有助穩定情緒,像是香蕉、菊花茶、牛奶等都有助心情放鬆,而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等富含Omega-3和維生素D的食材也可多攝取。另外,他也鼓勵培養多元的室內興趣,例如閱讀、追劇、烹飪、聽音樂等,也可養成「轉存」思緒習慣,寫寫心情日記,瞭解自己在什麼樣的時間點會心情低落、什麼樣的事能讓心情恢復等。(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