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臺灣同病?南韓躺平族飆50萬人 做10年月領44K「不如在家」

在南韓,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爲住在家裡靠父母養的「袋鼠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年來,南韓社會出現大批選擇「不工作、不求職」的年輕人,被稱爲「躺平青年」的人數已達40萬至50萬。根據南韓勞動部委託調查,許多人並非一開始就排斥工作,而是在踏入職場後因失望而選擇退出勞動市場,更有青年直言:「就算工作十年,薪水還是隻有兩百萬韓元(約新臺幣4.4萬元),倒不如待在家裡比較輕鬆。」這樣的現象,也讓臺灣的低薪問題更顯值得反思。

《中央日報》報導指出,南韓「躺平青年」中有73.6%具備工作經驗,顯示多數人曾嘗試就業,卻因挫折而離開。30至34歲青年離職的主要原因包括薪資過低、工作與生活失衡,以及工作內容與期待不符;而19至29歲青年則多因工作性質不合或薪資不滿而選擇辭職。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巨大薪資落差。南韓大企業平均月薪接近新臺幣13萬元,但中小企業平均僅約新臺幣6.5萬元,幾乎差了一倍,這種「相對剝奪感」使許多年輕人認爲,就算再努力也難以獲得與付出相稱的回報。有人甚至表示,與其困在低薪職場,不如打零工或縮衣節食過活,壓力還更小。

值得注意的是,「躺平」並非南韓獨有,臺灣也存在相似情況。面對長期低薪、工時過長與勞動保障不足,不少臺灣青年感到無力,這些現象都與南韓調查中青年反映的情況如出一轍。

根據商業雜誌《CEOWORLD》最新調查,臺灣平均月薪僅1870美元(約新臺幣5.6萬元),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遠低於南韓的6.85萬元,在全球排名更跌至第4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