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造謠現形 當心民意大翻車

立委大罷免將於本月26日投票。(本報資料照片)

年初的總預算之亂,體育署經費曾被綠營側翼在網路帶風向,聲稱「出國旅費遭刪11億」,當時藍白齊聲反駁。最終綠營雖改口爲刪減1.62億,仍堅稱會嚴重影響體育署出國行程。然而如今體育署長遭爆料全球飛,行程不減反增,證實總預算刪減根本未影響後勤支援,甚至有增無減。民進黨透過造謠預算刪減操作民粹,意在助攻大罷免,當謊言被戳破,小心民意大翻車。

回顧今年1月立法院審查總預算案期間,藍白刪預算的相關說法五花八門,財政部當時火速製作網路哏圖,批評在野黨「剝奪民衆小確幸」,如今卻又發文宣稱「小確幸來了」,宣佈加碼70萬組雲端發票專屬獎項,形同自證當時的「刪預算說」根本站不住腳。

再如租金補貼一案,2月時內政部國土署曾警告11月恐將無預算可申請,甚至拋出要地方政府共同負擔的說法,民衆不滿,行政院隨即重申中央租金補貼政策不變、持續推動、補貼額度不減。

而近日新北市新店救溺事件中,2名消防員不幸殉職,罷免團體又趁機操作,翻出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去年提案刪減消防頭盔1億預算,質疑藍營不挺消防,實際上一毛未刪,同樣引來基層消防員強烈不滿,有人投書媒體直言:「不想當謠言工具」。

總預算攻防是綠營發起大罷免的主要原因之一,立法院三讀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至今已逾半年,當初的謠言逐一被戳破,綠營似乎仍未察覺「預算造謠」對大罷免已無實質助益,隨着時間推進,真相不斷現形。

體育署官員沒錢出國擺明是假,但綠營反對拿超徵稅收普發現金、還稅於民卻是不爭的事實,兩相比較下,民意風向要往哪兒吹,恐非民進黨能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