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機器人算法已升級,任意舞蹈輕鬆學;微信正式接入DeepSeek,這些應用及算力領域公司望受益!《投資早參》
(一)重要市場新聞
1、2月14日,央行發佈《2025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25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2025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18.52萬億元,同比增長7%。狹義貨幣(M1)餘額1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0.4%。流通中貨幣(M0)餘額1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7.2%。當月淨投放現金1.41萬億元。1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264.6萬億元,同比增長7%。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60.77萬億元,同比增長7.5%。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13萬億元。1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312.95萬億元,同比增長5.9%。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306.55萬億元,同比增長5.8%。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4.32萬億元。
(二)行業掘金
1、2月15日晚,騰訊表示,微信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戶,可在對話框頂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樣,點擊進入後,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獲得更多元化的搜索體驗。騰訊旗下多個產品正在探索接入DeepSeek。目前,微信擁有13.6億月活躍用戶,支持5000萬-1億用戶同時在線使用訪問。對於13.6億用戶來說,無需下載就能直接觸達當前中文領域最強的推理大模型,毫無疑問將成爲新的“王炸”級別真正的C端應用。
點評:微信在提供簡單易接觸入口的前提下,把R1和微信生態的數據資源與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的真正深度融合了起來。微信+DeepSeek的組合,將成爲國人最常用的應用+國產最強的推理模型+質量很好的生態數據資源最好的一次整合嘗試。微信有豐富內容和數據,場景上搜索與朋友圈公衆號小程序視頻號打通構成用戶日常生活基礎設施。可以預見微信的AI搜索功能會提升使用體驗和時長,未來將啓發業內更多AI應用快速落地,會帶來雲收入的增長,概念股包括弘信電子、天璣科技、賽意信息等。
2、宇樹科技官方發佈最新視頻,並表示“算法升級,任意舞蹈任意學”。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宇樹科技在機器人領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其機器人算法已完成升級,能夠輕鬆應對任意舞蹈挑戰,實現流暢自如的舞蹈表演。從跳舞表現來看,宇樹科技在機器人算法研發上展現出強大實力,也爲未來機器人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拓展了想象空間。春晚舞臺上扭秧歌的機器人讓大家久久難忘,2025年新春伊始,人形機器人的“智能”被給予了更高的期待,整個行業也有望迎來量產元年。
點評: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處於技術革新與市場擴張的關鍵時期,隨着各大科技巨頭宣佈下場機器人,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元年,註定了2025年機器人方向的資本開支會大幅增加。隨着全球人口增長速度的放緩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正處於加速推進階段。人形機器人被視爲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關鍵技術。數據顯示,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有望在2030年成長爲千億市場。AI大模型技術精進,人形機器人落地量產進程有望加快,概念股包括漢威科技、漢宇集團、精鍛科技等。
3、2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預測,以硫化物爲主體電解質的轎車第一代全固態電池將於2025~2027年實現量產;第二代全固態電池將於2027~2030年實現量產;第三代全固態電池將於2030~2035年量產。歐陽明高認爲,AI將助力固態電池產業發展。另外,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在論壇上透露,比亞迪將在2027年左右啓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範裝車應用,2030年後實現大規模上車。
點評:目前衆多車企和電池企業都已明確了固態電池量產節點,長安計劃 2027 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比亞迪計劃 2027年小批量生產,2030年大規模應用;上汽集團計劃2026 年四季度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等,全固態電池有望在未來2-3年完成小批量上車。隨着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全固態電池憑藉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優勢,將逐步替代部分傳統鋰離子電池市場份額,在新能源電池市場中的佔比將不斷提高。概念股包括道氏技術、翔豐華、三祥新材等。
4、近日,京東健康旗下AI醫生智能體產品完成內測,國內首批醫生專家的AI數字分身在京東互聯網醫院正式上線。此外,華爲數據儲存公衆號近日也發佈信息稱,將發佈基於華爲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該模型將於2月18日舉辦的“2025醫療人工智能與精準診療發展論壇"上發佈。近期美股AI醫療公司(TempusA、HIMS等)持續上漲,AI應用場景包括基因診斷、康復醫療、輔助診療數據服務、藥物研發、醫生數字平臺等。醫療AI是行業公認的最具社會價值與商業潛力的人工智能落地場景之一。
點評:DeepSeek推動AI平權,賦能全場景數據價值重估。隨着企業部署AI進入“零門檻"時代,企業自身數據價值與稀缺性加速凸顯。天風證券認爲,AI醫療核心轉變在此,此前AI醫療產業的短板在於企業的AI大模型能力,而AI平權使得所有企業具有足夠好的AI底座能力支撐,未來AI醫療的產業發展重點轉向數據的AI價值開發與應用場景落地。美股或先行兌現AI賦能醫療數據價值重估邏輯,海外映射邏輯非常清晰。概念股包括翰宇藥業、理邦儀器、迪安診斷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