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祭四大誘因…「交屋選擇權」曝光!張旭嵐:不想背房貸建商原價買回
預售屋出現「交屋選擇權」新招式,等於拉長考慮期,建商還保證原價買回。(圖/張旭嵐 提供)
有網友討論,預售屋現在有建商在推「交屋選擇權」,就是現在下訂,雖然還是有訂籤開的基本費用,但直至預售屋蓋好面臨交屋時,消費者可選擇交屋背房貸、不交屋建商原價買回,也沒有15%違約金的問題。
這看起來跟2009年有建商「原價買回」的模式類似:讓購屋者在預售階段,只要付訂金、簽約、開工款等合計房屋總價12%,及建案結構體完工時再支付總價3%,待交屋時,消費者可依個人的財務能力或景氣狀況,自行決定是否要交屋或退屋。
目前看到的行銷手法有四種,而這個目標對象和誘因略有不同。
1.前期優付
也就是降低訂籤開的比例或金額,讓頭期款不足的小資族心動下訂,好處是初期財務壓力低,尤其現在可能有些錢在股市,還無法動彈,不過晚幾年付款並不是不用付,只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而已。
2.送東送西
送家電送裝潢,你搬家入住需要的東西,都可能是贈品名單,就是不讓總價,就是希望留點給人探聽,維持實價登錄上的行情。當然對於想要真自住的買方,就算省不了房價,還可以省裝潢費,比較可能化心動爲行動。
3.大打折扣
有新北新案開出降價第一槍,喊出六折價,大家議論紛紛之際,也賺足了廣告效益,對於看好區域後市發展的置產族頗具吸引力。是說,六折的比較基礎是不是合理?或是否價差跟周邊建案有競爭優勢,建商和民衆各有自己的算盤。
4.交屋選擇權
一般預售屋悔買要扣15%違約金,不過這個交屋選擇權等於延長了鑑賞期,提供交屋時的二次決策機會,展示建商對後市的信心,讓對房市景氣有疑慮的買方比較安心,吸引買方沖沖衝,不過還是得慎選大建商,否則仍有建商倒閉風險。
建商頻頻釋出利多,這也反映出,市場買氣衰退,建商得使用多種方式來鞏固信心,購屋者不僅要三思,也要墊墊荷包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