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2人遭雪埋 雪羊怒轟「垃圾條例」:大封山時代最噁心遺毒
知名山嶽作家「雪羊」痛批現行登山自治條例對登山毫無幫助。(圖/翻攝自玉山國家公園臉書粉專)
一對男女昨(22)日攀登玉山主北峰叉路口的「魔王坡」,疑似跌落山谷,遭大雪掩埋,今天被發現時已死亡。對此,知名山嶽作家「雪羊」指出,唯有教育與知識普及,才能從根本解決山難問題,痛批現行《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對登山毫無幫助,是「垃圾條例」,更直指其爲大封山時代最噁心的遺毒。
「雪羊」於臉書表示,近期山難頻傳,主因是登山者未做好應對極端天氣的準備,尤其是3月大雪來襲,但大多數臺灣人對冰雪環境缺乏認識,政府官員往往也不熟悉登山,誤以爲這種多年一遇的突發狀況可以靠封山等強制手段減少,但實際上,只有透過教育與知識普及,才能真正降低風險,其他措施幾乎都是徒勞。
「雪羊」進一步指出,下雪後封山短期內能減少意外發生,但這種作法是「走時代的回頭路」,等同倒退登山文化,甚至會讓臺灣成爲國際笑柄,更諷刺的是,擁有知識、技術與體能的登山者,依然能從不同路線進入園區,封山政策根本無法阻止。
此外,「雪羊」也批評強制登山險、急救證照與GPS配備等規範,根本無助於降低冰雪風險,反而可能讓不知情的民衆誤以爲只要符合這些規定,就能安全登山,而忽略實際準備與風險評估,「反正出事就可以叫直升機」。他強調,這些對登山安全毫無幫助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源自2018年大封山時期,至今仍在影響登山文化,「垃圾條例,就該儘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