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地合拍防騙視頻,推出“警務處長親筆信”,香港警方反詐“組合拳”護航“港漂”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新學年臨近,不少內地生會到香港讀大學。爲提高這些“港漂”學生的防騙意識,香港警方聯同入境處、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一起製作防騙視頻加強宣傳,同時推出優化版“香港警務處處長給予港漂的防騙信件”,引發社會熱議。

防騙視頻覆蓋入學、租房等

據香港《星島日報》14日報道,爲減少“港漂”受騙,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入境事務處,聯同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自6月起啓動“兩地聯動 天下無詐”防騙宣傳。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溫璧而表示,兩地已合作拍攝6條防騙視頻,講解“港漂”在香港比較容易受騙的騙案類型,信息覆蓋內地學生在當地辦理簽註、抵港入學、租房、求職等。6月中旬起,相關視頻在各社交媒體發佈,國家反詐中心及國家移民局正籌備在開學前,在學生辦證及出入境大廳播放,“實現兩地聯手、共同守護港漂學生”。

與此同時,香港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與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合作,近日在瀋陽市舉辦首場分享會,向超過1萬名有意來港就讀的學生及家長宣講防騙知識。香港警方還將與金管局、銀行業、地產代理監管局及電信業協作,利用相關服務向“港漂”學生宣傳防騙信息。此外,各警區將爲大學舉辦防騙講座等,在暑假及開學季開展“防騙月”,推出一系列新的防騙宣傳活動。

內地受騙人數金額均下降

香港文匯網14日報道稱,在兩地積極打擊下,今年前5個月“港漂”學生受騙人數和損失金額都大幅下降。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透露,今年前5個月警方共接到2574宗電話詐騙案,涉及金額約4.3億港元,分別按年上升近兩成及下跌近六成。其中49宗的受害人是內地大學生,比去年同期下降約四成,損失金額4400萬港元,按年下跌約45%。

黃知雯說,涉及“港漂”的詐騙案數量及金額明顯下跌,顯示警方的宣傳策略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偶爾發生涉及“港漂”的鉅額詐騙案,“可見防騙工作任重道遠,必須持續打擊及提防”。例如,最近就有一名“港漂”被騙千萬港元,該受害人今年4月接到騙子電話,對騙子的話深信不疑,還對家人和朋友守口如瓶,3個月內多次將錢轉賬到騙子指定的賬戶。直到7月10日,受害人才懷疑自己受騙,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求助,那時已向騙子轉賬超過千萬港元。

另據香港頭條日報網13日報道,香港警方近日破獲一個電話詐騙集團,拘捕分別爲19歲及25歲的兩名男子,通緝一名在逃同夥。該犯罪集團涉及全港至少7宗詐騙案,受害人年齡在17歲至71歲之間,共損失1000萬港元。新界南總區刑事部警司李木易表示,騙子的手法每次都“換湯不換藥”,先以預錄語音電話冒充內地執法人員,謊稱受害人個人資料被盜用且涉“重大詐騙案”,要求配合調查。爲增加可信度,他們會以“案件保密”爲由要求受害人不向他人透露案件詳情,否則會“實施拘捕或凍結資產”,此外,騙子還會僞造“刑事拘捕令”“保密令”等文件,甚至安排同夥冒充執法人員約受害人到酒店房間,以“資產審查”爲名收取現金,要求攜帶金額不足者到銀行提款、轉賬。受害人長時間內心承壓,往往因恐懼而聽從騙子指示,騙子拿到錢後便不知所終。

“區分黑中介很簡單”

在兩地的防詐騙宣傳中,香港警務處處長的防詐提醒信函增加簡體版尤其受到港媒關注。據香港文匯網14日報道,新界南總區設計了一封“警務處處長信函”,去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新生家長日活動中首次向“港漂”學生和家長派發,提醒和傳授防騙方法。新界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主任總督察陳詠君表示,之前有參加講座的內地學生閱讀了這封防騙信函,在宿舍發現室友聽電話時神色緊張,又聽到對話內容涉及金錢、限時交出個人資料及罰款等字眼,當即意識到是詐騙,助室友成功脫身。鑑於此,今年警務處處長的防詐提醒信函又增加簡體中文和英文版本,並附上現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週一鳴的簽名及照片。

在今年的防詐提醒信函中,週一鳴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歡迎留學生來港升學及生活,“作爲香港警務處處長,我特別緻函各位,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遠離詐騙陷阱”。他在信函中表示:“詐騙集團會以不同的情景,突破大家的心理關口,譬如利用大家不熟悉的法律程序,以及對權威機構的信任設下圈套。”他列舉了詐騙案的主要種類和行騙套路,教同學識別、應對,告知同學尋求支持的途徑。據香港文匯網14日報道,因信函的防詐宣傳成效顯著,警務處會將其推廣至全港向內地生提供學位課程的院校,也會通過內地留學服務中心向將抵港升學的學生及家長派發。

此外,香港高校的“新生防騙問卷”問題會精簡至20道,以答對九成爲合格。黃知雯說:“其實防騙問卷沒有停過,一直都開放給學生作答,而且語言是中、英、繁體中文都有,沒有特別針對內地學生。防騙問卷內容也會就詐騙案情況作出更新。上一年新入學學生已完成超過2萬份防騙問卷,今年正等待新一批學生入學。”而對於來港讀書學生通過中介公司幫忙申請的情況,入境處總入境事務主任樊建中稱,其實部分申請人由於對香港的法律和生活方式並不熟悉,所以選擇一些中介遞交申請,而如何區分黑中介,其實很簡單,“如果他跟你說保證成功,就一定是黑中介,因爲我們入境處有既定機制,會嚴格審批,不存在任何特別渠道保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