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陸企競爭加劇 日車企2024財年利潤同比下降超20%
豐田汽車因北美地區部分車型召回導致的減產以及中國市場銷售成本上升,淨利潤下滑4%。(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汽車業遭遇中美市場寒冬,鋼鐵業又受中國進口產品衝擊……《日經亞洲》在5月11日發表的報導中指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中,日本製造商的綜合淨利潤較上一年下降2%,這是兩年來的首次下降,特別是車企淨利潤降幅超過20%。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日本車企被迫承擔高昂的銷售激勵成本,而中國大陸市場方面,中國本土廠商通過大幅降價來搶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
豐田汽車因北美地區部分車型召回導致的減產以及中國市場銷售成本上升,淨利潤下滑4%至4.77兆日元(1日元約0.05元人民幣)。三菱汽車淨利潤暴跌74%,主要歸因於北美市場銷售激勵費用激增。
豐田今年4月公佈的2024年度全球產量爲967.947萬輛,比上年度下滑2.9%。受認證違規導致停產等影響,產量4年來首次低於上年度。全球銷量下滑0.3%至1027.3719萬輛。
共同社指出,汽車產業是日本的基礎產業,相關供應鏈涵蓋衆多行業,美國關稅可能會對整個國內經濟產生影響。
此外,日本製鐵和日本鋼鐵工程控股(JFE)的淨利潤分別下降36%和53%,據稱與中國廉價進口鋼鐵的衝擊有關;衛浴設備製造商TOTO因中國業務減值損失,淨利潤驟降67%。
與此同時,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表現良好。電子機械行業的淨利潤增長約20%,東京電子因生成式人工智慧所需的尖端晶片製造設備需求強勁,淨利潤增長50%。愛德萬測試公司因半導體檢測設備銷售增長,淨利潤躍升約160%。兩家公司均創下創紀錄的利潤。
人工智慧投資熱潮還帶動了化工及其他行業的企業。信越化學因半導體晶圓業務利潤增加,抵消了聚氯乙烯(PVC)市場的下滑。積水化學因高性能塑料的強勁銷售創紀錄盈利。
《日經亞洲》稱,對這一財年來說,美國關稅影響成爲重大風險。除原有10%基礎關稅外,美國對鋼鐵鋁產品加徵25%、汽車行業加徵10%的附加關稅,若企業無法轉嫁成本將面臨壓力。
即便未直接受關稅衝擊的企業也可能因全球經濟衰退受損。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Jan Hatzius)在8日發佈的播客中預測,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概率高達45%。
有分析指出,若疊加日元升值,日本企業將面臨雙重打擊。部分分析師認爲日元升值壓力可能再度顯現。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指出:「即便川普政府調整關稅政策,弱美元政策可能成爲下一個焦點。」
岡三證券首席策略師松本史雄說:「汽車業正面臨關稅壓力、日元升值和中國競爭對手的三重夾擊,嚴峻的商業環境可能引發行業重組。」